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落实扩大消费需求战略 加强消费品工业诚信和品牌建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点击数449 更新时间:2011/12/29 8:31:06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
|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 王黎明 “贯彻落实各项‘十二五’规划;落实扩大消费需求战略和‘走出去’战略;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结构调整;促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轻纺产品质量提升。” 2011年主要工作 (一)稳步推进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按照“改造提升”的总体要求,编制完成了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1~2015年)》。二是继续推进家电、制革、纺机、乳制品、玉米深加工、医药等行业结构调整和日用玻璃、印染、粘胶、乳制品等行业准入管理;落实了印染、化纤、造纸、皮革、酒精、味精、柠檬酸等7个行业今年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三是完成了轻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专项实施方案。四是组织开展了纺织、食品、塑料等产业转移对接交流活动。五是组织完成了消费品工业293项行业标准和42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发布了《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 (二)积极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一是密切监测行业增加有效供给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政策措施和“十二五”期间实施“环保安全生产、绿色科学消费”行动计划。二是积极引导企业重点加强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糖、食盐、基本药物、纺织品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三是组织实施了2011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择优扶持了一批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制定下达了2011年卷烟、糖精、维生素C生产计划;组织完成了医药储备管理和特种药品调拨工作;采取措施加强盐业行业管理和增加生产供应,迅速平息3月中旬部分地区突发的食盐抢购风波。四是配合落实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措施。 (三)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一是完成了启动北京调味品、河北葡萄酒、福建罐头、广东饮料等行业诚信建设扩大试点工作,推动了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00%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市)3000家食品企业4000人次进行了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的宣贯培训;全国28个省(区、市)召开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指导了4000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印发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工作规则(试行)和委托评价机构(第一批)单位名单的通知》;正式启动并开通了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食品行业部署开展了“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组织了近1000家食品工业企业在媒体上作出质量承诺。二是继续推进服装家纺和家电自主品牌建设工作;修改完善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品牌论坛和品牌推广推介活动,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开始试运行;完成了《中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研究报告》(2010~2011)。 (四)积极开展食品药品等行业专项整顿工作。一是制定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强了“瘦肉精”、“三聚氰胺”和“塑化剂”等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管理;参与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等4省(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了评估考核;对上海、江苏和山东等3省(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促进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确认了6批64种列入“黑名单”的非食用物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三是完成了对全国乳制品已建、在建、拟建企业(项目)清理审核工作。四是联合印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实施方案》,对上海、浙江和福建等3省(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评估检查。五是联合开展了纸巾纸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非定点企业违规生产糖精调查工作;配合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治理行动。 2012年工作重点 (一)加强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各项“十二五”规划。一是研究制定并实施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规划年度工作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二是协调落实各项规划确定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部门间和部省(区、市)间的信息沟通,跟踪了解各项规划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二)加强有效供给保障,落实扩大消费需求战略和“走出去”战略。一是研究制定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和协会开展产品展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引导和促进消费。二是完善并实施“环保安全生产、绿色科学消费”行动计划。三是做好2012年度中药材扶持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发布《国家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和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四是抓紧修订发布《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完善药品应急处置和医药、疫苗储备保障体系,积极配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改规划的落实。五是积极做好与消费品工业相关的WTO(世界贸易组织)履约及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双边多边自贸区谈判;促进轻纺企业“走出去”,建立研发设计机构和营销网络;推动“金砖四国”医药等产业的合作。 (三)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结构调整。一是深入落实已发布的农膜、日用玻璃、印染、粘胶纤维、乳制品、浓缩果蔬汁(浆)等行业准入条件,适时发布铅蓄电池、维生素C、葡萄酒等行业准入条件。二是深入推进家电、制革、纺机、乳制品、玉米深加工、医药等行业结构调整;积极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专项项目的组织、评审工作;促进医疗器械、钟表、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按照“目标要明确、项目要具体”的原则,结合各项规划的落实,确定好专题,落实2012年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和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组织好相关项目的申报、审查、论证等工作。四是根据“十二五”目标任务,督促各地完成印染、化纤、酒精、味精、柠檬酸、造纸、皮革、铅蓄电池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重点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支持中小轻纺企业健康发展。五是推进部分重点地区轻纺产业转移对接交流,引导中西部地区创建轻纺产业承接示范园区;引导、支持轻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六是引导轻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支持建立一批示范性和服务性强的轻纺产品研发设计创意机构和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检测示范中心;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监)测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诚信和品牌建设,促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轻纺产品质量提升。一是树立并推广全国诚信建设试点典型经验;加强对诚信管理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加大对地方诚信管理体系师资的培训力度;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继续选择基础较好的食品工业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试评价工作;推动地方完善部门协调机构,组织地方指导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加快建立“黑名单”制度,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加快各地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诚信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开展品牌建设情况调查,建立品牌数据库,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依托行业信息网、品牌专业网站、国内外展览论坛等方式,深入开展服装家纺、家电企业自主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推动钟表等行业品牌建设。三是结合诚信建设、品牌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通过抓企业试点和项目示范,引导地方、行业和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四是指导、督促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继续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管理,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做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整顿、评估考核、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工作。 (五)加强行业基础管理,努力做好专项工作。一是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与研究,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行业突出问题调研工作,积极反映行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措施建议。二是落实《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加强轻工、纺织、包装等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复审、修订、修改和制定等工作。三是制定下达、协调落实2012年卷烟、糖精、维生素C等产品生产计划;组织好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和表彰工作,推进《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修订的立法工作;加强盐业、食糖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的开展。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