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人民日报专访孙大伟:认证认可搭建与世界共赢的信任之桥 |
作者:国家认监委 文章来源:国家认监委 点击数559 更新时间:2011/12/29 8:32:10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
|
为使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01年8月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十年来,认证认可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认监委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对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认监委主任孙大伟进行了专访。 遵循世贸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认证认可体系 记者: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认监委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产物?请问当时成立认监委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 孙大伟:最直接的目的,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解决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实施不同的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问题,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认证认可体系,按照WTO规则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与国际并不完全接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国内产品安全认证(“长城”认证标志)和进口产品安全许可(“CCIB”认证标志)这两套产品认证制度并存。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我国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按照WTO规则建立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 2001年,国家组建了认监委,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随后,相继建立了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认证制度、集中统一的认可制度、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规范、开放透明的认证认可体系。 记者:认监委成立以后,我国认证认可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孙大伟:国家认监委全面履行了我国加入WTO有关承诺,建立了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 在规则标准方面,遵循一致性原则,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认证认可标准法规体系。我国全部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21项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并在认证认可活动全过程遵循国际通行准则,实现认证认可标准、规则与国际全面接轨。 在实施主体方面,遵循非歧视原则,适时开放认证检测服务市场,鼓励包括外资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公平参与认证认可活动。我国已批准外资认证机构37家、外资检测机构47家。我国认证认可制度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以CCC认证为例,迄今已有19个境外机构承担了工厂检查的委托业务,占全部境外任务的76%;技术专家组中外方代表人数占到了近10%。 在实施程序方面,遵循透明度原则,做好认证认可的WTO通报、咨询和评议工作。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累计完成WTO通报43次,接受国外咨询、开展评议100多次,我国认证认可制度赢得了WTO成员各方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推进国际互认,消除贸易壁垒,增强国际话语权 记者:2011年我国有31.7%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在世贸组织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中,约1/3 与认证认可有关,且呈逐年增多趋势。请问,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认证认可起到了哪些作用? 孙大伟:认监委积极推进国际互认,减少了重复检测、重复认证,降低了贸易成本和风险。 在多边互认领域,我国已加入所有主要的国际合格评定组织,以及12个认可、认证、检测多边互认体系。在双边互认领域,与俄、美、欧、日、韩等25个国家签署了82份双边互认协议。这些多双边互认安排覆盖了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领域。 我国颁发的认证证书和检测报告是多个国家进口通关的有效凭证。截至2010年底,我国企业总计获得了近30万张国际承认的产品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648家出口食品企业获得国外注册。 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体系(IECEE/CB体系)为例,该体系每年颁发CB证书约7万多张,其中有近3万张在中国内地,惠及出口企业2万多家。 记者:入世十年来,我国在影响认证认可相关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方面,取得了哪些话语权? 孙大伟:我国在国际合格评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已有21人次担任合格评定国际组织的管理层职务、74人次担任工作组职务、34人次担任国际同行评审员,全面参与了国际合格评定标准、规则的制定和相关国际互认体系的建设。 我国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常任理事国,并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认证体系(IECEE)、防爆电气产品安全认证体系(IECEx)和国际认可论坛(IAF)的副主席,标志着我国在国际合格评定领域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等决策事务,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认证认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孙大伟:认证认可不光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手段,也是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服务政府监管的重要手段。我国累计颁发各类认证证书180多万张,获证组织60多万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除了前面所讲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企业管理增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国已颁发有效的CCC证书29万多张,ISO9000证书30余万张,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CCC认证获证产品抽查合格率从2008年的84.2%提升至2010年的90.8%。获得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食品农产品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二是促进了节能减排等政策目标落实,推动了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我国累计颁发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证书9500张,涉及企业1400多家。2011年,以36种节能、节水和可再生能源认证产品的资源节约量统计,共节约和替代电能901.18亿千瓦时、节水161.81亿吨。 三是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我国已有2000多个政府部门获得了ISO9000认证。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国家认证认可制度,实施认证认可自主创新工程,争取使我国自主研发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