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1年供需矛盾再度凸显 能源结构调整路在何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1567  更新时间:2011/12/29 15:10:00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今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今后五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各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暴露出了哪些问题?未来能源结构调整路在何方?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了盘点和采访。
  传统能源供需矛盾再度凸显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2011年伴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电煤油气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能源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今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呈持续上涨偏快势头。由于火电企业80%发电成本是煤炭,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激化了煤电矛盾,我国东部、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一度出现电力供应紧张。
  为缓解煤电矛盾,国家发改委先后于4月10日和6月1日起上调了15个省份的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上调2分左右。今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打出了“限煤价、调电价”的组合拳,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的电煤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今年合同价格的5%,同时主要港口热值5500大卡的市场电煤平仓价格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同时,自12月1日起上调火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2.6分钱、非居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3分钱。
  除煤电矛盾激化外,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也曾在多地上演。
  10月中下旬,因国际油价强劲反弹、季节性消费需求回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供需呈现紧张局面。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数据显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四川、重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山东等地供应形势严峻。
  12月以来,国内油品终端需求持续旺盛,翘尾因素明显,华中、华南等地区再度出现成品油供应紧张。
  新能源尚不足以发挥替代作用
  在传统能源供需出现紧张时,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产业,能否起到替代作用?
  赛迪顾问能源咨询中心副总经理王晓宁认为,总体来看,目前新能源产业尚不能发挥替代能源作用,只能是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
  林伯强表示,由于新能源市场份额太小,传统能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力。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新能源行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2011年新能源产业呈现何种特点?发展过程中又暴露出哪些问题?
  赛迪顾问企业战略咨询中心研究总监吴维海介绍说,新能源产业2011年实现平稳发展,风能、太阳能等重点产业发展迅速,但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地区或细分产业存在重复投资、项目扎堆等现象,产业风险有所聚集,关键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等。
  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介绍,“十二五”开局之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实现持续平稳发展。初步估计,太阳能热利用产业2011年产量将达到5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销售额将达到942亿元,同比增长28.2%。
  我们采访了解到,由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生化能源事业部开展的非粮燃料乙醇项目2011年进展并不顺利,燃料乙醇市场运作不规范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造成中粮乙醇汽油市场份额流失严重。
  林伯强则认为,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他解释说,新能源产业链包括研发、设备和利用三个环节,目前设备环节出现明显产能过剩,尤其是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表现明显,这种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新能源对于缓解能源供需紧张作用有限,但新能源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罗振涛预计,到2015年,包括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将达到4.6亿吨标煤。
  全球风能技术领导者之一西班牙歌美飒中国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何耐安则表示,2012年歌美飒将再投资3亿元,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开发风电场。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亟待理顺
  在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能源需求必然会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如何化解能源供需矛盾?
  专家认为,应当逐步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同时应当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林伯强表示,短期来看,在新能源不足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应该设法保证供给,保证供给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价格。他建议,应当进一步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能源价格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长期来看,应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新能源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今年以来,围绕能源价格改革的工作已陆续推进。8月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推进航空煤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实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月调整一次;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
  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自2011年12月26日起,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广东、广西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需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监管。核心仍是定价机制和流通体制改革,应当齐头并进、系统化推进,不能单就定价机制改革谈定价机制改革,如果没有流通体制改革,定价机制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进。
  针对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总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以及市场推广存在障碍等诸多问题,吴维海建议,一方面要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制定新能源产业标准,鼓励使用新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充电站、风能并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进行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提高新能源比重和覆盖率。同时,加大国际能源供应结构调整和新的渠道开发,大力推进核能和海洋能开发,拓展新的能源渠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