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民日报:今年房价大幅下跌不太可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1557  更新时间:2012/1/20 8:57:34  文章录入:user8  责任编辑:user8

 

  近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今年商品房价格将转而进入下行通道,预计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3%左右。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也表明,全国房价延续了前几个月的跌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超过七成。不论是统计数据还是预测报告,均显示目前各城市房价已呈现普遍下跌的态势。今年房价走势究竟如何,还会下跌多少呢?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下跌趋势已成共识】

  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计,2012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024.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3%左右。其中,一季度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将下降10.7%左右,第二季度同比下降8%左右,三季度同比下降3.6%,只有四季度会同比上升1%左右。

  不仅如此,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11年会上,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高达69.9%的人认为,2012年国内房价是下行趋势,11.7%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房价会大幅下跌。 

  “今年楼市下调恐怕是个大概率的事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军认为,房价下跌是近两年我们持续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反映了房地产市场深层次调整的开始,也是符合我们调控方向的开始,是我们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可能会成为贯穿今年乃至明年的大方向。

  而对于房价持续下跌的原因,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是由于前几年房价累计涨幅确实过大。他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10年随着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来自改善住房条件的购买需求以及不动产财富效应产生的投资需求,极大地激活了人们对房产的购买与投资欲望,在地价不断创出天价的特殊背景下房价最终出现了暴涨。房价过快上涨所累积的风险和泡沫也在不断加剧,正是在此情形下,中央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限贷、限价、限购等措施,从而遏制了房价的上涨。

【房价降幅存差异】

  尽管当前全国房价整体呈现普跌的形势,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仍然有16个城市去年12月的房价与前一个月持平,甚至还有两个城市环比出现微幅上涨,可见,不同城市的房价下降幅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实行限购城市的房价跌幅,明显大于非限购城市。在上述70个大中城市中,40个限购城市的房价平均下跌0.29%,30个非限购城市房价平均下跌0.1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线城市的跌幅更是达到0.37%,连续4个月保持下跌。易居中国研究报告更进一步指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降幅最大,为0.37%;其次是二线城市,降幅为0.24%;最后则是三线城市,降幅为0.22%。

  此外,从区域划分来看,和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房价下跌的动力似乎不足。在16个房价环比持平的城市中,除了泉州、湛江、三亚外,其余13个均为中西部城市。而两个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均为中西部城市,分别是贵阳和银川。

  “环比房价仍相对胶着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认为,因为这些城市房价本来就相对较低,涨速相对较慢,所以降价空间没有东部城市、一线城市大。

【平稳调控跌幅不大】

  那么,今年房价会不会出现较大的跌幅呢?对于中科院5.3%跌幅的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如果能实现这个水平,政府是能接受的,消费者也是能接受的,开发商大概也可以接受,确实这是一种和谐的回落。

  “2012年指望房价大幅下跌,可能性并不大。”董登新认为,在政府的诸多行政手段措施直接干预下,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得到明显的控制。这也是房市调控政策的目标之所在。由于存款负利率,CPI仍处高位,目前房价出现小范围的波动或微跌,都是十分正常的。

  不少业内人士也担心,如果房地产投资在今年大幅下滑,那么GDP“保八”将是非常艰难的任务。对此,董登新表示,房地产行业如果能够平稳地被调控,将是国民经济和老百姓之福。只要压住房价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涨或滞涨,就能成功地实现“以时间换空间”的政策效果,而这也将是对国民经济伤害最小的一种房市调控方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