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风电行业首份并网国家标准将实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仪表网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12/2/23 8:27:33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导读:作为风电行业首份并网国家标准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日前批准发布,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自启动起草后一直争议不断,备受业界瞩目。

  作为风电行业首份并网国家标准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日前批准发布,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自启动起草后一直争议不断,备受业界瞩目。对于国标的从严程度,会否导致风电产业格局重新洗牌,最重要的,那些被闲置下来的风机,会否重新启动,实现并网,同时,一旦并网能否享受《可再生能源法》全额保障性收购框架的保护,诸多问题,全部指向这份刚刚出炉的新标准。

  新国标

  中国的风电,近6年来装机连年翻番,目前的装机已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递增至2011年的6273万千瓦,容量翻番50倍。然而在飙涨的风机背后,诸多风场的风机却因无法稳定并入电网而遭“弃风”,形成多个风场的成百上千台风机“晒太阳”的现象。

  根据2006年起实行的《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企业应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然而事实上,电网对于风电进行全额保障性收购赋予了相关条件,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作为企业标准执行。由于该标准属于企业标准,所以并不具备国家层面的强制性约束,由此并网难问题一直延续下来。

  目前,风电并网方面,一直沿用的是2005年发布实施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该规定属于行业标准,这次的并网国标即在此基础上修订形成。

  据国家电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国标是在2009年由电监会主管的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启动,随后2010年7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同年11月形成送审稿,2011年4月,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决通过了标准报批稿。此后,该稿又进行了修改并再次报批电监会。

  相比于此前2005年版的标准和征求意见稿,新国标对于低电压穿越、风机的无功补偿和接入测试项目都提出了更多和更严格的标准。

  如专门针对脱网,新国标提出了低电压穿越方面的约束,要求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至20%标称电压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毫秒,特别的,要求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标称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同时,对于风电场开发商,新标准也提出当接入同一并网点的风电场装机容量超过40兆瓦时,需要向电力系统调度机构提供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测试报告,累计新增装机容量超过40兆瓦,需要重新提交测试报告。

  也就是说,对于大型风电场来说,容量变化超过该容量,将重新进行并网测试。“风电并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国家电网要加强电网的建设,去改善对风电的调度能力,风电整机制造商要制造电网友好型的风电机组,要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目前酒泉750千伏的电网和国家电网四横四纵远距离输电大通道已经开建,这将对解决风电上网问题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华锐风电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过关

  在新国标的若干标准中,对并网影响最大的低电压穿越要求,极可能带来新一轮的企业淘汰赛。据本报了解,目前的改造成本市价在每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金额根据机组机型和制造批次及年代的不同差异较大。“目前,已投运风电机组大部分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电监会首席工程师杨昆此前在《风电监管安全报告》发布会上曾表示,“一是部分风电场因订购合同中未明确机组要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改造费用上出现扯皮现象,造成改造计划悬置;二是部分风电机组改造费用高昂,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还有一些风机是早期投产的兆瓦级以下风电机组,技术改造困难。”

  而一位风电设备商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以前并网的很多风电机组由于当时的设计,根本没有预留空间进行改造,所以很多晒太阳的机组很可能从此报废而无法并网,而之前并网不符合要求也面临无法完成改造和巨额改造费用的问题。”

  他同时表示,像一些很早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早年生产了成千上万台没有低电压穿越的机组,以可以改造计算,每台10万元,1万台就是10亿元人民币,这对于本身就已处于不景气阶段的风电行业企业来说,资金流将捉襟见肘,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风电行业的,其机组研发较晚,其机组的升级还要通过一些排名靠前的风机制造商来提供技术升级方案,升级费用也比较贵。

  根据电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仅有34个风电场、434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

  由于国内的风机多为定制,所以相同型号的风机的零部件却不尽相同,去年起实行的《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同一型号的风电机组只需检测其中的一台,但发电机、变流器、主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和叶片等影响并网性能的技术参数发生变化的风电机组视为不同型号,需要重新检测。

  由此,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仅有13个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13种机型通过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和功率特性测试。也就是说,在当前数百种机型中,仍有九成的机组等待“过关”。

  “目前国内只有国网中国电科院风电并网研究和评价中心可以做该测试,一台机器的测试需要3个月左右,我们排了近半年的队了,还没轮上。”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表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风电并网国标的即将启用实施,行业的整体准备已经进入倒计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