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食品安全的误读遮不了罪恶!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2  更新时间:2012/6/1 16:09:58  文章录入:user8  责任编辑:user8

  每逢节日,似乎不发生点什么可以吸引眼球的事就不算过节。这不,这个令大人、孩子都无比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同样如此。究竟什么信息最耸动?最惹人注目?当然非食品安全莫属。

  据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下属《城市信报》刊发《记者卧底南京喜之郎》一文曝光,据某位卧底喜之郎的记者曝光,“煮料所用的配粉……里边有白色颗粒,也有灰白色粉末,了解情况的员工告诉记者,里面有些东西就是胶粉”,“老员工介绍说,在果肉添加进果冻杯之前,都要进行消毒和开水冲淋……防腐剂对身体有害,需要对罐头里带防腐剂的果肉进行消毒然后开水冲淋”,“果肉处理工段看到……模板上非常脏,果肉工通常会快速用漏勺将掉在模板上的果肉推进果冻杯里……爱偷吃的员工用送果冻的漏勺往自己嘴里送果肉,而后再用漏勺往果冻杯里放果肉……”

  看到这些,你一定会痛骂这又是一个“皮鞋老酸奶”。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我们所想那般严峻,也并不是像这位摸底记者所述般的惊悚。据5月31日下午,南京市质监局执法人员的现场执法结果,除了针对曝光的“果肉掉在脏模板上被回收使用”这一卫生问题,相关部门现场抽样果冻取证,将根据检测结果依法处理外,很多报道细节均被澄清:其清洗工序也并非是为了洗掉防腐剂,而是为了防止铁罐外表的脏污、灰尘对果肉造成污染; “果冻配料中的白色颗粒和白色粉末”是卡拉胶、魔芋粉等生产果冻所需要的原料,为国家标准允许的合法添加物;喜之郎果冻中从未添加明胶,更未添加工业明胶……

  看到如此,编者恍然明白了,原来这只不过是食品惊悚黑幕和现实工艺科普的又一次拉锯战。仔细思量,看完卧底记者的报道,更多的直觉是或许正是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及相关工艺的不清楚,从而导致了很多时候的误读,从让公众身处黑幕惊悚之中获取些许的眼球注意力。相反,正是公众对食品加工的不了解和误读,纵容了防腐果冻、“激素奶粉”式不良信息发布者的别有用心。

  但是,在社会对惊悚信息的追捧之余,编者认为老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试问,即便别的是误读,可员工将“掉在脏模板上的果肉回收使用”、“用食品加工漏勺偷吃”等行为显而易见是喜之郎公司生产管理执行上的监管缺失,只能说是公司从未关注过对员工洗手标准践行、卫生常识教育等,也从未将其纳入到公司食品生产管理的考核中来。

  综上所述,编者只能说,这次喜之郎的食品安全质量冲突是媒体报道有失客观、公众误读以及喜之郎自己的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对此,大家都值得深思。

  作为媒体,负责任、客观的报道是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体现。就像此次报道中对“果冻不能含有防腐剂”、“卡拉胶等同于工业明胶”等的常识性错误,印证了信息采编者相关食品知识的匮乏。而信息发出的舆论跟风,即便有网络“网络水军”的利益倾轧,但更多的也可见公众谈剂色变、缺乏基本食品知识之疏。而食品企业的管理之失,责无旁贷,不能因外界的部分误解而掩盖,更不能因利益而使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备受威胁。

  对此,编者建议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该是时候加大公众对国家食品相关标准及生产加工常识的普及学习。只有公众理性、科学的认知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等涉及千千万万民众生命健康的敏感词汇,才能在茫茫信息中辨清真假,不盲从于某些别有用心者的利用。此外,国家市场监管者有必要加强对市场监管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控制食品生产加工者及社会源头的机会违法,从而加大外部环境对已滑坡社会道德的救赎。

  最后,编者要说任何食品问题均有国家市场监管之过。这并不是说目前的某些部门不作为,而是作为的频率和效果远远跟不上利益对市场安全的侵蚀速度。对此,最该反思的应是政府你了。别说食品安全有多可怕,只要你想真心整治,相信公众看的到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