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股IPO上市环保核查:事关3亿元的灰色生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660  更新时间:2012/6/19 10:08:08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资本市场的IPO及再融资盛宴,不仅仅为金融机构独享。在这条融资产业链条上,看似毫不相干的地方环保核查工作的相关者,正在环评监管光环下以财富分食者的角色加入其中。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下称“环保部”)相关规定,重污染行业申请首发上市的企业,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投资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融资前必须经过其登记所在地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现场核查,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环境评估报告。
  “企业融资时的环境评估机构,很多都是地方环保局直接指定,即使没有指定,其‘御用’机构也在运作中形成了潜规则。地方环保局与一些环境评估机构的利益关系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
  据粗略统计,在证券市场中涉及融资的环评“生意”总额每年可能约达3亿元人民币。然而企业增负的同时,并不一定产生相应的规范环境治理的效果,从而引发社会监督,一些针对地方环保局乱象的整治也已经开始。
  灰色产业链
  近日,陈君(化名)所在的公司正在引进最后一轮创投。该公司计划在明年中期报材料,并于2014年初挂牌上市。由于募投资金拟投项目较优,回报周期短,吸引了不少创投争相角逐。“公司已经完成了补税等一些上市前的大额支出,本来按照计划不需要引进这一轮创投。但目前环保核查等环节需要支付大笔现金,公司需要通过融资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并给大股东过桥一些资金打点上市前的关系。”陈君说。
  这家公司坐落于华南地区的一座制造业城市,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还设有分部。该企业主要做机械外壳生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表面处理,产生废水和废气在所难免。按照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该公司属于重点污染行业,必须出具环境评估报告,由于其业务跨省,需要请公司所在城市的一家环评机构统一完成环评,环评报告还必须由地方环保厅提交到环保部。
  陈君介绍,如果环境污染问题较大,环评机构可能要承担部分风险,收费也就会更高。而由于公司以前在环境保护方面重视不够,该城市通用的环境评估机构对环境评估报告的开价是150万元。
  “所谓的环境评估机构一般是由环保局直接指定,一本几十页纸的环境评估报告动辄上百万元,如此‘暴利’最终还不是流向了这些以监管为名的个人口袋”,陈君很愤慨。
  上述资深投行人士也表示,环保评估这个灰色产业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各方心里都明白,多数情况下环评就是过场,让谁评估都一样,如果环评机构没有“关系”根本接不到生意。对融资企业来说,如果环境评估不过关,融资直接就被否了。
  “在上市进程的大额费用中,券商承销费用和财经公关的投放费用基本是在发行成功后才支付,对于一个规范经营的企业来说,事前支付的除了会计师和律师各100多万元的服务费外,另外一个最大的负担就是环保核查的动辄上百万元的评估费”,陈君表示,反正知道要上市了,都要来分一杯羹。
  公开信息显示,对于环境评估机构,环保部做出了资质要求并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对于甲级评估机构,要求其固定资产不能低于1000万元和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不低于20人等条件。
  “环保评估本身就是个垄断市场,基本上每个地方的环保局都有固定的合作评估机构”,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说。
  从公开信息无法查阅到国内有多少家机构具有环评资质,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按照环保核查的相关规定,环境评估报告需要专家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周边环境进行周密调查、论证和评估。“实际在调查中,所谓的专家影子都见不到,有的专家在高校兼职,派几个学生过来转转,报告就出炉了。”一位熟悉环保核查的投行人士称。
  3个亿的生意
  按照2008年6月24日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制革共14个重污染行业在IPO和再融资时,必须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环境评估报告。
  通过大智慧软件粗略统计的30个行业划分,上述14个行业占全部上市公司家数的比例约为50%。Wind统计数据也显示,2010年在A股市场IPO的公司有347家,再融资的公司有168家,合计515家;2011年在A股市场IPO的公司为277家,再融资的公司为187家,合计464家。
  经多方调查获悉,目前环境评估机构出具的环境评估报告价格大多从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如果核查的分公司较多费用会更高。“环保部有个环境评估的收费标准,按规定一般投资额在2亿元到10亿元的,环境评估收费在50万元到70万元左右,但实际收费一般为百万元左右。如果企业本身环保问题较大,业内高者也有接近300万元的。”上述熟悉环保核查的投行人士称。
  如果按照每年实现融资的企业平均为490家计算,有约一半的企业需要做环保核查,平均每家环评收费以100万元计算,整个融资环保核查市场每年涉及费用约为2.45亿元。
  除上述14个重污染行业外,地方环保局对企业的环保审核正在不断扩大。
  “环保部和证监会的要求很清晰,但到了地方全乱了,例如江浙地区个别环保局,要求所有IPO的企业都要进行环保核查,不是重污染行业也要进行简易环保核查,说白了就是去盖个章企业也得出个几十万元。”上述熟悉环保核查的投行人士称,如果再加上简易核查等相关的费用,整个市场空间在3亿元左右。在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下,地方环保局和当地指定的环境评估机构的利益关系已经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引发监督及监管
  2012年5月18日,一份《行政起诉书》递交至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原告是两位来自秦皇岛下设的抚宁县留守营镇潘官营村村民,被告是国家环保部。两位原告的诉讼理由很简单:一家涉嫌环境违法的企业却通过了环保部的上市核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当天接收了上述起诉书,但暂时未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环保核查本来就是走过场,这一点也不奇怪,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企业和获得收入有动力放轻对企业的环保核查力度”,上述熟悉环保核查的投行人士称,在收取可观费用后,企业的环保状况并没有改善,相反,有些企业为了融资支付了大笔环保费用,之后投入环保方面的预算就减少了,污染反而更加严重。
  地方环保核查的乱象或许已经引起了环保部的注意。根据环保部最新环保核查信息,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8日,环保部受理环保核查申请的53个拟上市公司中,仅有23个获得审核通过,通过率43.39%。“由于环保部和证监会在环保核查方面的文件还不够细化,各个地方环保局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办事,整个市场就标准不一。”上述熟悉环保核查的投行人士称。
  此外,有公开消息显示,今后环保部将严肃处理地方环保部门“越权”出具意见等违规行为,并向社会通报;各省级环保部门要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地披露环境信息,定期开展上市公司环保后督察,结果要及时上报环保部,由环保部统一发布。
  在环保部整治地方环保乱象的同时,更有律师认为环保核查作为融资的前置条件违法。
  不久前,一份由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军拟写的《关于依法规范上市环保核查、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建议书》递交给了中国证监会。夏军认为,上市环保核查属于实际工作中创造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相关证券和环保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中并无明确的依据。但作为股票发行的前置条件,这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行政许可条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