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腾格里工业园污水直排沙漠遭疑 直接抽取地下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889  更新时间:2013/4/7 10:13:17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远远望去,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一排密集的厂房已经建起,高耸的烟囱矗立在黄沙之上,蓝天之下。3月30日,当地的牧民那仁巴依尔说,沙漠里的水多么珍贵,如果地下水是被这样采干了,那沙漠就真成了死亡之地了。

  腾格里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在中国版图上居于西北一隅,被甘肃和宁夏包围着的大面积土地,是印象中的不毛之地。从建盟之初,阿拉善承担着边疆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的双重定位。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面积,相当于4个宁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盟总人口约21.7万人,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少的盟,每平方公里仅有0.79人。

  历史上,作为游牧民族的草场,生态脆弱的阿拉善,本就承载不了更多的人口和工业。但是,工业化的脚步,在过去的10多年逐渐登陆了这片沙漠,并抽取了大量的沙漠地下水,也许未来真会让这片沙漠成为死亡之地。

  直排沙漠的污水

  3月下旬,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腾格里工业园区,工业污水直排沙漠的新闻,被央视曝光。近10天来,许新忠都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下。作为阿拉善盟环保局局长,许新忠感到有几分冤枉,他说,腾格里工业园区的污染,实际上从去年年底时就开始整治,园区内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停工。只有5家企业在生产,而他们的废水,刚好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可以循环利用。

  污水直排沙漠,在网络上反响强烈。许新忠说,广袤的阿拉善,监管力量有限,当然不敢确保没有这样的企业。

  2012年10月,记者来到腾格里工业园区附近时,曾目睹企业直接排放污水并拍摄过现场照片。当记者从手机里翻出照片给许新忠看时,许新忠表情愕然。

  实际上,腾格里工业园区的污染,由来已久。这些企业,大致在2007年左右开工,由江浙一带引进的。污水处理厂长期没有运转,2011年的时候,便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守法不划算,违法划算。在环保执法中,很多企业接受处罚的成本,要小于守法的成本。”许新忠说。

  记者拍摄的照片上,巨大的晾晒池位于沙漠深处,污水排放到这里,然后自然蒸发,周围散发着刺激性的气味。许新忠告诉记者,按照正常的环保要求,污水当然不允许直排,要经过处理之后,成为高盐水,再排到晾晒池,通过天然蒸发后,提取固体废物回收利用。

  不过,早有环保人士指出,高浓度污染蒸发池只适用于生活污水,化工园区的污水因成分十分复杂,在排放前必须进行预先处理,不应直接使用蒸发池。

  3月29日,来自北京等地的污水处理专家,应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的邀请,来到阿拉善。许新忠透露说,下一步,腾格里工业园区现有的企业,一部分将实施搬迁,违法排放的企业将被关停,已经着手开始实施合资处置工作。

  珍贵的沙漠地下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是周围牧民和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污染的情况,甚至引起了临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警觉,央视报道之后,该市环保局派人过来取样,进行比对和化验。

  缺水之地

  水,是阿拉善的命脉。

  在中国地图上,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国的面积。其中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各占1/3。年均增发量是降水量的60倍,适宜人类生存的面积仅占5%。

  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三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则靠近黄河。根据阿拉善盟水务局提供的资料,阿拉善盟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8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2.775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较差,缺少工程设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不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困”始终是阿拉善的最大短板。在阿拉善右旗的人,当地农牧民长期饮用含氟的水,牙齿是黄色的。保证饮用水安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不过,沙漠并非死亡之海,在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点缀其间,虽然流动沙丘几乎不生长植物,但在那些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植被悄然生长,芦苇、芨芨草、白刺、盐抓抓等植物,顽强生长在沙漠中。

  千百年来,牧民们就在这里放羊和养骆驼,游牧为生。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牧民徐创明记得,30年前,他小的时候,沙漠里生长着一蓬一蓬的骆驼草,小孩子蹲在里面,可以捉迷藏。如今,沙漠里的草,能长到两三寸,就算是不错的了。

  近几十年,由于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三大沙漠已呈握手之势。沙漠进逼,草场退化。阿拉善一度成为沙尘暴的代名词。

  生活在沙漠里的人怎么办?移民搬迁,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10年前,阿拉善就制订了移民规划,计划从那时起,将2/3的牧民,从沙漠中搬迁出来。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将牧民转为农民,在靠近绿洲的地方,集中发展农业。阿拉善规划了六镇、八区、十大滩作为牧民搬迁的主要安置区。那时,阿拉善除了吉兰泰盐厂和碱厂,几乎没有工业。

  阿拉善盟可利用的黄河水指标,只有0.5亿立方米。靠着这点弥足珍贵的水,从1990年起,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开始兴建,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造出了一个灌区。牧民们陆续向这里搬迁,向农民转化。到2010年,全盟已经搬迁农牧民5000多户、1.5万人。

  但是,在沙漠里造田,实施生态移民,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的阻力。以蒙古族为主的牧民,从游牧生产转向农耕,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使得移民搬迁后回流的现象十分普遍。

  经过数年实践,过分开垦土地,过量种植农作物,也被证明并不科学。

  腾格里沙漠的牧民那仁巴依尔,2002年搬迁到了孪井滩。他分到了8亩“生地”,之后,那仁巴依尔形容自己“种了8年地,本钱都赔光了,还欠银行的款”。为了躲债,那仁巴依尔一度跑到外地。直到2010年,他进入了腾格里工业园区的化工企业打工,才慢慢还清了债务。

  在沙漠种地,一批牧民渐渐难以维持生计。据那仁巴依尔估计,和他同时期移民到孪井滩的移民,有超过1/3的人,又回流到原来的牧场继续放牧。

  从2005年开始,阿拉善盟对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决定农业不再向绿洲集中,不再新开垦土地,改变过去把牧民转为农民的做法,将生态移民直接安置到二、三产业。在此之后,阿拉善拉开了工业化的序幕。

  工厂来到沙漠

  上天没有给阿拉善足够的水,但给了阿拉善丰富的矿产。阿拉善盟的煤炭探明储量约13亿吨,湖盐储量1.6亿吨。

  立足于资源,阿拉善盟的工业基础虽然薄弱,发展速度却很快。记者了解到,阿拉善盟规划了新型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风光新能源、特色冶金、化工新材料、新型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八大产业。其中,煤化工和盐化工,是阿盟立足于资源赋存,实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阿拉善盟工信委副主任甄红梅说,从1980年阿拉善盟建盟开始算,工业就只有一白一黑——白是指盐化,黑是指煤炭开采——而且,比重非常小。工业化的起步,是从1997年开始,以中盐集团进入阿拉善,投资盐化工为发端。2012年,阿拉善的GDP总量达454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占到了79%。

  从农牧业独大到工业独大的转变,阿拉善用了15年的时间。因为只有20余万人口,阿拉善的人均GDP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鄂尔多斯。

  阿拉善的工业,始终没有离开“一白一黑”两种资源,即盐化工和煤化工。伴随着迅速的工业化,阿拉善也培育出一批“原字号”的支柱企业,内蒙古庆华集团,从承包百灵煤矿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对地区拉动作用明显。

  当然,工业化也吸纳了当地的就业,从草场转移出来的农牧民,大多数进入了企业,或依赖于当地经济的起飞,从事服务业。工业集中的阿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打工者。

  腾格里工业园区内,庆华集团、浙江盾安集团的化工项目,都是超过百亿元的项目,这让阿拉善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但是,让这些工厂能正常运作,必须有一个条件——水。

  无论煤化工还是盐化工,都是属于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以煤制油为例,转化1吨油需要消耗7到10吨水,在所有工业领域中,可以说是最耗水的产业之一。

  抽取地下水

  以水定发展,是阿拉善工业化的典型特征。

  内蒙古水资源缺口达10亿立方米,未来10年将达到30亿立方米,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因此,内蒙古规定除食品和制药行业外,禁止使用地下水建设高耗水工业项目;工业企业的设备冷却水、空调冷却水、锅炉冷凝水应当循环使用或者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

  靠近内蒙古乌海市的阿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阿拉善最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解决工业园区新上项目用水问题,阿拉善盟正在极力争取,将孪井滩灌区0.5亿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指标,转让1200万立方米,用于工业用水,其中,庆华集团200万吨/年二、三期焦化项目,年取水量就达500万立方米。

  内蒙古水利厅初审意见是:项目年取水量359.8万立方米。这有待于黄委会的最终审批。但水困之下的阿拉善,引黄工程早已开工。

  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腾格里镇的乌兰哈达嘎查(“嘎查”相当于村),庆华精细化工公司打造了40眼机井,每眼井都有160-180米深、近两米的直径。附近的牧民那仁巴依尔担心,这些井一旦开始抽水,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届时人畜可能都无水可喝。那时,腾格里沙漠就真成死亡之舟了。

  不过,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康建军曾对媒体解释,内蒙古水文局已经做过水资源评价,按照勘测,该区域的年储水量是3000万立方米,只要开采量不超过这个数,水资源的补给就可以实现平衡,不会影响地下水位。

  阿拉善盟水务局副局长谢芳告诉记者,水务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找水。为了摸清全盟的地下水资源,正在进行水资源评价。找水资源,就像勘探矿藏一样。到2014年,在一些重点发展工业的地区,要进行全面的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如今,即便是劣质的苦咸水,也已经被列入了开发计划之中。“越来越缺水,可要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谢芳说。

  在有限的水资源限制下,农业和工业,常常形成尖锐的矛盾。在靠近黄河的地带,100多米深的沙漠以下,可以打出水来。但打井受到严格控制,开挖了新井,必须封掉旧的井口。

  开发沙漠地下水,是否会对沙漠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开采沙漠地下水究竟会对生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全世界至今尚无定论。中国探险协会珍稀动物分会副秘书长赵连石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世界各国都不敢贸然开发。沙漠作为一种生态环境,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将带来什么后果,还不得而知。他告诉记者,俄罗斯曾经大量开发沙漠地下水用以建设工业群,结果导致周围的河流、海子、淖尔全部干涸。

  面对这样的疑问,谢芳说,实际上,处于巴丹吉林沙漠的阿拉善右旗,也不敢轻易开发。不过,腾格里工业园区的污染事件,正让阿拉善盟承受巨大的压力,许新忠告诉记者,经过检测,腾格里工业园区附近的地下水,并没有受到污染。

  污水直排沙漠事件曝光之后,盟委会召开了会议,决定今后将对新引进的产业项目以更高的标准来规划。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