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沈阳奶粉充兑液态奶仍在售 成分标注混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380  更新时间:2013/7/24 8:18:25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昨日报道了“专家称国内六成液态奶由奶粉冲兑”的新闻,报道中,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荣禄向媒体透露,市场上60%以上的液态奶多少使用了奶粉冲兑。奶粉冲兑的牛奶被称为“复原乳”。魏荣禄一则言论在国内奶制品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那么沈阳奶制品市场情况如何?昨日,记者走访沈城多家超市,发现确有标注“复原乳”的奶制品在销售,还有部分品牌的乳饮品直接标注脱脂奶粉,但鲜奶产品都标注为生牛乳。

  “液态奶冲兑”说法掀波澜

  魏荣禄主任向媒体透露,市场上的液态奶主要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纯牛奶占据了75%的液态奶市场,他估计90%的纯牛奶是用奶粉冲兑,也就是60%以上的液态奶多少使用了奶粉冲兑。奶粉冲兑的牛奶就被称为“复原乳”。更有说服力的是魏荣禄所列举的数据:2005年到2008年,我国进口奶粉(大包,非小袋)一直在3万吨到9万吨之间,2009年猛增到24.5万吨,而今年估计会超过70万吨。

  短短几年间,我们进口的数量增长了近10倍。排除法可知,10倍量的进口,并非食品与婴儿奶粉市场所能“消化”得了的,相当数量的奶粉,只能干着“冲兑成纯牛奶”的活儿。之所以用奶粉来还原,原因就在于成本低。因为拼不过大量外来的进口奶粉,养殖户杀牛的事件屡屡发生。魏荣禄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网上掀起了一股揪“复原乳”的热潮……

  沈阳市场上有售“复原乳”

  按照这一说法,市面上大部分液态奶、特别是纯牛奶都是复原乳,那么这一成分是否在包装上标注出来,让消费者清楚知道它们的出身呢?

  昨日,记者走访了沈城多家大型超市卖场,在沈河区一家大型超市内,冷藏区域的奶制品专柜上,各种品牌的乳制品一应俱全,鲜牛奶和纯牛奶基本都在外包装成分栏内标注为生牛乳,而货柜上的常温奶,也没有发现包装上注明“复原乳”标识。一款酸奶标注的牛乳含量>80%,配料也为生牛乳。而一款“味全”的活性乳酸菌饮品成分配料中,标注出脱脂奶粉。省内一家企业生产的“九羊”配制型含乳饮料,其配料中也有“羊奶粉”的字样。当然,也有个别品牌的酸奶外包装上根本就找不到具体的成分标注。只有“旺仔牛奶复原乳(调制乳)”这一款产品,红色的罐装和盒装,都在包装上鲜明的注明“复原乳”,配料中写明含80%的复原乳(水、全脂奶粉、炼乳)。

  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复原乳”具体指什么。

  “复原乳”究竟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复原乳”?在百度百科[微博]的“复原乳”名片中可以看到: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把牛奶浓缩、干燥成为浓缩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通俗地讲,还原奶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鲜牛奶中掺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种是以奶粉为原料生产的饮料。

  国家有关规定称,2005年10月15日起,凡是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应在包装上标示出“复原乳”字样。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监管不力,这些规定多年来形同虚设,很多复原乳调制的酸奶流通市场,却未见标识。现代化的干燥技术可以使牛乳干燥后的营养价值与新鲜牛乳几乎完全相同。该人士认为,两者的营养相同程度在90%以上。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表示:鲜牛奶和纯牛奶不允许用奶粉冲兑。企业用奶粉生产调制乳、灭菌乳,必须标明复原乳。目前,使用乳粉不标注复原乳的违法情况已得到有效治理,欢迎举报。

  企业使用乳粉不标注 可恨

  @FMCG:关键是不写不等于没用奶粉做,个人认为反倒是那些明确标明自己用的是奶粉的企业更加值得尊敬!至少人家讲诚信、不欺诈!

  @赤脚的疯丫头:奶粉安全何时休?无论是民众、行业、政府需要做的真的还有很多,路还很远。但是安全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因为我们等不起。

  @肥猫先森:即便是奶粉冲兑,只要对身体无害我们也还是能接受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有害。要想根本解决层出不穷的奶丑闻,真是任重而道远,要做的事很多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