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以标准化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点击数674  更新时间:2013/7/25 8:15:04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土里掘“金”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以标准化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村的太子参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00公顷,全村85%的农户都种了太子参。由于今年气候适宜,太子参长势较好,丰收在望。”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乌边村党总支书记陈孝明向记者介绍说。

  宣城市宣州区是我国四大太子参主产区之一。在太子参的收获季节,这里的参农异口同声感谢标准化专家的帮扶,让他们实现了土里掘金梦。

  宣州区黄渡乡因为土壤特别适宜太子参生长,其境内的“宣参”享誉全国,撑起了该乡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乌边村是安徽省唯一一个太子参专业示范村,同时也是黄渡乡最大的太子参种植村,并形成了“太子参经济”效应。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的黄研告诉记者,当时由于受太子参品种退化、粗放种植的影响,宣州区的太子参一度产量品质低下,参农看不到效益大面积抛荒。当地农业和质监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先后实施了良种繁育、普及科学种植知识、进行地方标准立项、引导标准化生产等四大工程。“宣参”终以品质赢得市场,尤其是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太子参的持续发展空间。从“宣参一号”到“宣参二号”,再到脱毒参种的推广种植,使得太子参的品质不断提升,占有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丁孝雄是安徽省地方标准《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的第一起草人。他向记者介绍,2011年安徽省质监局公告批准该标准后,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宣城市质监和农业部门将规范太子参栽培操作和扶持太子参科学种植列入该市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的宣传和实施,先后制作了两部科技宣传片,散发了3000多份宣传材料,举办了20多场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参农科学种植管理太子参的水平,提高了太子参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宣州太子参品种已全部得到更新,参农已基本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栽培,管理上也按无公害要求实施,产品完全达到无公害标准;产出的太子参产品深受广大经销商和用户喜爱。

  眼下正是太子参收获的季节。记者在太子参采挖现场看到,坡地上、山岗间、田地里,到处都是挖参的、拣参的参农,放眼远眺,一顶顶遮阳伞下,满眼全是“挖金刨银”的忙碌身影。陈孝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单产100公斤干参、保底收购价格每公斤80元价格计算,除去种子、肥料、雇工等成本,单产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如果按照往年高峰期每公斤300元的价格计算,种植效益更为可观。黄渡乡乌边村参农梅德宽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0.56公顷太子参,产量还不错,虽然目前价格低了点,没有去年高,但卖两、三万块钱还是没问题的。据安徽中医学院王德群教授介绍,宣州区太子参在1973年野生变家种,经过近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品种选育、绿色药材生产、机械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研制了两项科技成果、一项发明专利,并选育了一个优良的太子参品种,有力地推动宣州区太子参产业的健康发展。宣州区已成为我国著名太子参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333公顷左右、占全国50%的市场份额,成为安徽省最具竞争力的中药品种。

  费文涛是黄渡乡的一名“老牌”太子参经纪人,经营太子参业务已有10年历史了,目前,费文涛已收购10多吨干参,并已发往亳州等地,他预计今年可销售150吨左右。费文涛表示,正是因为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的普及,现在的“宣参”产量和品质已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网,再也不用拎着参袋上门推销了。亳州太子参经销商黄腾飞对“宣参”情有独钟,对其品质更是赞不绝口:“我到过其他的太子参产区,但你们这边的质量最好,是我采购的首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