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北京启动雾霾与健康监测 并监控呼吸疾病就诊量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491 更新时间:2013/11/26 11:02:29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北京雾霾与健康监测工作计划于本周启动。届时,北京市疾控中心将在各区县的居民小区选点设立11个雾霾监测站,同时监控全市医院门急诊量及患者疾病数据,对比分析雾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个监测点或“环绕”北京 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长期监测,目前无法揭示雾霾特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雾霾影响健康的监测,了解不同地区雾霾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作为全国雾霾与健康监测网络城市之一,北京需建立3个监测点。不过,北京此次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1个空气监测点,位置主要选择11个区县的居民小区,每个小区居住人数在1万人以上。为使监测数据更为精确,就监测点布局而言,将考虑把北京“环”起来,其中既有尾气排放量较多、扬尘导致的粉尘浓度较高的污染区,也包括绿化环境较好的居民社区。与环保部门的监测点有所不同,疾控部门监测点的高度设在呼吸带的高度。 疾控中心将通过对雾霾天空气成分的监测分析,对比观察室内PM2.5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比如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时,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多环芳烃等到底有多少?截至目前,环保部门并没有公布这些数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魏建荣表示,届时,疾控部门工作人员每月需要连续3至7天到监测站点取样,然后将空气样本带到疾控中心化验PM2.5的成分。 魏建荣表示,本周将召开雾霾与健康监测启动大会部署具体任务,会后各区县将在本辖区确定空气监测点和医院监测点。预计明年1月左右即可获得一个短期的大气监测结果,这个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将以中小学生为监测重点 因同时承担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科委针对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监测,北京市疾控中心将在监测点布局和监测项目上“二合一”,即在建设11个室外监测点的同时,设立7个室内监测点。魏建荣介绍,与目前研究及监测对象主要为室外大气中的PM2.5数值不同,其研究将着重针对室内和室外PM2.5的质量浓度和成分构成、不同人群PM2.5暴露水平以及PM2.5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据介绍,在空气检测方法上,疾控部门和环保部门或许有所不同,但检测项目和结果应该区别不大。我国现在通行的空气质量检测方式是膜式称重法,即国际通行的“金标准”,需要经历捕捉颗粒、晾晒、称重、分析等步骤。“通过20至24小时的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都吸附在试验膜上,我们对膜进行前后称重对比和成分分析,判断出室内不同颗粒的浓度以及所含的不同成分。”魏建荣表示,每一处监测点的采样时间将持续一周,并按不同季节进行。 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监测将以中小学生为重点,覆盖全部人群,将对人群的活动模式进行研究,包括不同人群每天的活动量、呼吸量,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等都将详细记录,“不同年龄的人群呼吸速率不同,最终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活动模式计算出人群暴露水平,就是每天吸入多少PM2.5。” 监测天气同时监控就诊量 疾控部门与环保部门监测雾霾天气工作的最大区别是,疾控部门在监测雾霾天气的同时,还要监控全市二、三级医院门急诊量、死因数据、不同污染日的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数等,并把环境暴露的监测结果对比疾病监测的结果,探索建立空气质量与相关疾病发病的数据模型。然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人群健康影响变化趋势。监测数据将用于北京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健康提示,同时为市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马上就访 北京肺癌发病率5年增70% 大气污染与肺癌关系急需大样本量研究 昨天,京华时报记者从协和医院举办的“肺癌关注月”活动获悉,北京肺癌发病率5年间提高了七成,每10万人就有45人是肺癌,吸烟已是公认的导致肺癌的首要“杀手”,大气中的有害成分也被认为会导致肺癌。因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3%,专家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及早发现肺癌。 协和医院肺癌中心主任王孟昭介绍,如果在肺部肿瘤早期就发现它的“踪迹”,不但能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期也会显著提高。但由于公众对肺部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视程度还不强,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有超过80%的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就已是肺癌晚期,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3%,这意味着,85%左右的患者确诊后的寿命不足5年。 王孟昭表示,目前协和医院肺癌中心的38张病床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年住院患者已达2500人次,6名呼吸内科医生的接诊量已达3万人次每年,其中过半与肺癌相关,目前肺癌发病正呈现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低龄化趋势。 王孟昭表示,有监测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肺癌发病率居全国前列,其中北京肺癌发病率在5年间提高了70%,已达到45/10万。他介绍,肺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首位高危因素是吸烟,大约90%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吸烟而引起,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第二是被动吸烟和环境中的污染,像大气污染、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烹调油烟、饱和脂肪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不过王孟昭表示,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密切程度”需要大样本量的研究。 专家说法 “希望更多关注室内PM2.5” 据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博士李强介绍,在有人吸烟的情况下,室内PM2.5的总量中,大概有90%是来源于二手烟中的PM2.5。典型二手烟的颗粒是非常非常小的,基本上百分之百小于1微米,绝大多数在0.5微米或更小尺寸,这就导致二手烟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更严重危害。 李强说,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多沉积在上呼吸道,而PM2.5可以进入呼吸系统内部,可以进入到我们的细支气管、肺泡或者血流。颗粒物直径小于1微米的时候,沉积在支气管、肺泡这些地方的细颗粒物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多。 “网上对于室外空气PM2.5污染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我希望大家在关注室外PM2.5污染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室内PM2.5污染的关注上。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外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门窗紧闭,防止室外的PM2.5进入室内,但是如果在室内有人吸烟,室外、室内都是污染非常严重的环境,你就无处躲藏了。”李强说。 民间研究 污染越重患者越多 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启动此次全市范围的监测前,学者和民间NGO组织已经有所尝试。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和同事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成果:2004年到2006年期间,潘教授在北大校园设置了数个监测点,结果发现,当这些监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大约4公里之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急诊患者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对此,专家认为,一个点的监测情况并不能代表全市,有隔靴搔痒之感,大规模的监测和数据发布才能让公众信服,便于政府“对症下药”。 新闻背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表示,今年,全国将选择雾霾高发的16个省份设置43个监测点,开展雾霾影响健康监测工作。根据要求,在出现雾霾天气时,各个监测点需进行PM2.5加密采样,了解雾霾与非雾霾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与成分的变化。加强收集雾霾期间死因监测数据、医院门急诊数据、气象监测数据、空气污染监测数据等。据媒体报道,河北省的监测工作将在11月底前启动,在石家庄、唐山、保定三个城市设置6个城市监测点,在辛集市设置1个农村监测点。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