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商务部:应急调控能力提高 市场保供成效明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597 更新时间:2013/12/6 13:15:28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user2 | |
|
|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网站日前发布《2013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五:应急调控能力提高 市场保供成效明显》。文章指出,2013年,猪肉市场价格快速下跌,食糖价格持续低迷,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商务部不断完善储备商品管理制度,理顺调控工作机制和流程,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文章全文如下: 2013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五:应急调控能力提高 市场保供成效明显 2013年,猪肉市场价格快速下跌,食糖价格持续低迷,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应急保供工作任务繁重。商务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筹内外”的原则,不断完善储备商品管理制度,理顺调控工作机制和流程,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一、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储备商品管理。 (一)完善储备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印发了中央储备肉、糖规划布局,承储企业资质认定,计划安排程序等制度;启动了中央储备肉、糖、边销茶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努力形成逻辑严明、关联清楚的完整储备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从根本上防范风险,理顺流程,指导储备管理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二)加强信息报送制度建设,优化监测样本结构。为进一步做好应急商品数据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全国应急物资生产、库存等相关情况,制定了《2013-2015年度应急商品数据监测报表制度》,调整优化数据库商品品种,完善监测指标,使监测样本更加科学、合理。并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做好《制度》宣传贯彻工作,加强对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的培训,督促重点联系企业做好数据报送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三)加强培训,提高储备队伍整体素质。2013年,组织指导相关单位召开了两期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工作培训会以及中央储备牛羊肉、冻猪肉、糖台账信息报送培训会议。通过加强对承储企业及有关人员的培训,为中央储备肉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储备工作成效。先后开展中央储备糖、肉防汛度夏检查,储备商品承储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中央储备糖库存进行检查,并指导相关单位展开定期及不定期飞行抽查。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全面了解储备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制度落地、执行到位。 二、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做好重要商品市场调控。 (一)稳定肉类市场价格和供应。2013年以来,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养殖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2013年4月以来,先后分三批6次组织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和轮换工作,调控效果明显,生猪价格从4月份最低点12.62元/公斤连续涨至16.03元/公斤,猪粮比价从4月份的最低点5.24:1涨至11月13日的6.58:1,有效促进了生猪及猪肉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指导地方增加了地方储备和商业储备收储规模。 (二)做好食糖市场调控工作。2013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低迷。为此,分两批3次收储国产白砂糖,有效遏制了食糖价格过度下跌的势头,保护了蔗农和行业的利益。此外,针对中央储备糖轮换问题,商务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储备糖出库问题,努力完善储备糖收储和轮换工作。 (三)做好新形势下边销茶储备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边销茶储备管理,分赴湖北、湖南、内蒙古、甘肃等地,督促边销茶承储企业做好储备管理工作,并对边销茶产销、储备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 (四)保障重要节日期间市场供应。2013年春节前,为保障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节日市场供应,共向上述地区投放11250吨冻猪肉和冻牛羊肉。端午节前,再次向以牛羊肉为主要肉食品种的少数民族地区投放4550吨储备冻牛羊肉。中秋节前,为保障市场猪肉供应,组织48家企业向市场投放了4.7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为保障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市场供应,9月份以来,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推动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工作,落实蔬菜储备。 三、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一)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成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起草工作,并指导地方制定分类预案;加强应急商品数据库建设,应急商品品种达63种,重点联系企业1768家;完善应急调运体系,增加应急商品集散地和应急投放网点数量,全国共选择2600家企业作为骨干企业队伍,870多家应急商品集散地、21300多家投放网点成立应急投放网络;推动出台全国应急保供重要商品指导目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新模式。 (二)积极应对四川雅安“4.20”强烈地震。芦山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抗震救灾市场供应工作,并深入地震灾区,协助地方做好救灾保供工作。根据灾区需要,紧急调运5000件雨衣、10000支手电筒、30000万节电池供应灾区。帮助相关部门落实彩条布10万平米、红蜡烛10万支、净水设备200台(套)等救灾物资货源。 (三)妥善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和上海漂浮猪事件。2013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4月,上海松江区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内出现大量漂浮死猪。针对这些突发事件可能对市场供应造成的影响,商务部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正面宣传市场供求形势,防止恶意炒作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四)认真做好旱涝灾区和持续高温天气下市场保供工作。针对南方多地遭遇暴雨天气和部分地区干旱情况,商务部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部署,组织了汛前生活必需品市场检查,并赴江苏实地检查了商贸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储备库点、超市防汛抗旱工作准备情况,要求各地加强防汛抗旱检查,切实做好汛期灾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