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逐鹿”白色大陆:南极将如何关联我们的生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590  更新时间:2014/1/13 11:30:41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在地球最南端,约98%面积被冰雪覆盖,有“白色大陆”之称。自从19世纪发现南极大陆起,人类便开始探索这片神秘土地。根据1961年正式执行的《南极条约》,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

  这里是南极。

  世界上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酷寒刺骨,年平均气温零下25℃,极端最低气温达到过零下89.6℃,钢铁到了这里都会变得如玻璃一样脆;狂风肆虐,沿海地区地面风速每秒经常四五十米,被称为世界的“风极”;满目所及都是冰雪,95%以上的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平均厚度2000米,然而全年降水量却极少,被称为“白色沙漠”。

  千百万年来,它以其极端的自然环境,拒人类于万里之外,成为了地球上最孤独的地方。但人类并未停住好奇的脚步,19世纪人类第一次踏上了南极半岛。而今百年已过,这片神秘大陆上已经插上了30余个国家的国旗。但即便如此,在这块神秘大陆数千万年的历史面前,人类的考察活动,只能算是向它说了声——“嗨,你好”。

  一百多年 人类其实刚识君

  在南极冰原勇救俄船的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已经脱困,但对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极地办)考察业务处处长赵萍而言,现在反而比“雪龙号”被困时更加为难。

  因为救援“绍卡利斯基”号,“雪龙”号的科学考察被延误了近十天。在赵萍看来,无论哪个科考项目,都不能丢,但她必须做出取舍。

  “南极科考争分夺秒,一旦延误,不可弥补。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消化延误的影响。但是,救人,是义不容辞的。”

  在我们这个从来不乏冲突和战争的星球上,如果要寻找一块最接近“大同世界”的地方,那一定非南极莫属。

  但它并非没有争端。

  这块最晚被人类发现的大陆,历史上曾有至少7个国家对南极提出过主权要求。

  而如今的和平,要归功于1959年签订的《南极条约》。该条约冻结了南极领土争端,并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保证“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

  同时,《南极条约》框架下《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也明确规定,2041年前,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南极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但是,竞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从之前的圈地运动变成了科研的竞赛。

  “现在的南极,科学考察是最大的活动。”极地办政策规划处处长徐世杰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如此广阔的地区,我们对它的了解才只有一百多年,认识远远不够。所以当前的重点,都是放在认识和了解南极上。”

  包括中国在内,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大国都是南极科考赛道上的佼佼者。

  扎寨科考 南极之争最和平

  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南极科考实力?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性的重点领域。”徐世杰说,我们可以从科考站点的布设、空中力量、海上力量、以及在南极大陆本身的活动能力等指标,来考察各国的实力。

  “首先是科考站的地点和数量。虽然这并非绝对,但总体来讲和考察实力有关联。”

  “其次是运输工具,海上即破冰船;空中支援力量即飞机。”

  “另一个则是在南极大陆的活动能力,包括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还有陆上的运输车队。只依靠科考站的话,活动范围太小了。只有依靠站点,向外投射,才能让考察范围不断扩大。”徐世杰说

  目前在南极,已经约30个国家设立了科考站(包括常年站和夏季站)。就数量而言,智利、阿根廷等离南极大陆比较近的国家,以及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在南极的科考站数量较多,其中最多的是俄罗斯,一共有8个。

  美国不仅在南极点上建有阿蒙森-斯科特站,而且还建设了号称“南极第一城”、容纳规模达数千人的麦克默多站。麦克默多站还有通往新西兰的固定航班。

  “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时关闭了几个科考站,现在都重开了。”徐世杰说,“俄罗斯在南极东方湖的考察上遥遥领先。而且俄罗斯的后勤支撑能力也很强,有从南非直飞俄罗斯新拉扎列夫站的飞机。”

  而德国,2009年新建的诺伊迈尔III科考站,总重2500吨,建在16根大型支柱上,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在积雪太厚时可以抬高整个科考站,从而使科考站避免被逐年增高的积雪所掩埋。其先进功能曾震惊南极科考的“小伙伴们”。

  在徐世杰看来,近年来,各国对南极的兴趣“越来越浓”。

  加入南极科研竞赛的国家越来越多了。《南极条约》的成员国,从最初的12个增加到现在的50个。

  其中在亚洲,探索南极的新秀频出。

  “在亚洲,日本在南极科考最早、实力也最强。韩国、中国、印度都可以说是新起之秀。就连过去对南极管理事务持有不同意见的马来西亚,也转变了原来的立场,积极地投身到南极科考中。”徐世杰说。

  “三十而立”中国人在南极探星空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1984年,今年正好“三十而立”。

  用“一船三站”可以用来归纳我国的南极科考格局:一船即“雪龙”号,三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三个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三个科考站,重点各有不同。

  作为我国第一个在南极设立的科考站,长城站处在亚南极的海岛上,并没有进入南极圈。“所以长城站重点开展南极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监测与研究。”赵萍说,此后的中山站和昆仑站,则逐步向南极内陆挺进。

  “中山站是我国真正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科考站。地理位置不同,开展的项目也和长城站不同,主要是建立了高空物理观测网、高频雷达天线,开展对南部天空的监视。我国在中山站所处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开展的地质科学考察,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果。”

  而2009年1月建成的昆仑站,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南极海拔最高的考察站。

  “昆仑站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赵萍自豪地介绍道,“那里天气变化小,空气水分少,没有扰动,是开展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类地行星观测的理想之地。观测条件接近于位于空间的哈勃望远镜。”

  2014年,步入而立之年,中国南极科考“一船三站”的格局也将发生改变。

  就在1月3日,中国在南极的第四座夏季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了主体封顶,“第五个科考站也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赵萍说。

  在南极,运输能力决定了活动范围。现在,我国只有“雪龙”号搭载的直升机,没有固定翼飞机。而明年,中国南极科考将结束没有固定翼飞机的历史。

  “我们已经和美国签订了合同,选购了他们生产的Basler BT-67固定翼飞机,计划明年五六月份交接。”赵萍介绍说。

  Basler BT-67能在地面环境温度零下50℃以下飞行,“主要用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两站之间的运输。”

  “一船”也将成为历史。

  “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新破冰船的国际招标。”赵萍说,“因为我国没有建造破冰船的历史,所以选择了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新破冰船能够前后双向破冰能力,可以在厚度不低于1.5米+0.2米雪的极区海冰中,连续破冰航行和向后破冰航行。”

  但中国面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各国在南极的投入都有加强的趋势。”徐世杰说。

  昆仑站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那里天气变化小,空气水分少,没有扰动,是开展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类地行星观测的理想之地。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考察业务处处长赵萍

  展望

  “南极科考是对未来的投资”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各国和平逐鹿南极的重要原因。

  几十年科学考察证明,南极大陆及其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及油气。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南极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铁矿。此外,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估计储量超过5000亿吨。

  南极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主要有磷虾、企鹅、海豹、乌贼、鲸类和鱼类。南极大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有数字称其现存量为6.5亿至10亿吨, 这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渔获量的总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动物蛋白库。

  “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被冻结,但海洋生物资源是可以进行捕捞利用的,”徐世杰说,各国尤其在南极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展开了竞赛。前几年,中国也开始派船捕捞磷虾资源。

  而除了资源,南极对科学家们而言,更是一座难得的天然实验室,这里未经人类破坏,有着太多值得去探索的领域。

  徐世杰说,现在南极考察有几大重点领域,包括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有影响的海洋、冰川、臭氧和大气观测,关系全球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以及地壳变化、地层构造和空间科学的研究。

  “南极的历史有数千万年,而人类对它的认识,才只有一百多年。”徐世杰认为,南极的科考,是一种未来的投资。对于这片无人居住的大陆,认知才是最大的话语权,认知也将引领南极未来的发展。“谁了解得最多,谁最有影响力。”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也有同样的看法。现年72岁的位梦华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也是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点的第一人。

  “如果将来人类要解决南极的问题,没有科考站、没有认识,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南极考察也可以说是一个针对未来的竞争。”位梦华说。

  影响

  南极如何关联我们的生活?

  研究遥远南极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有的科学研究可以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是比较实用的,”位梦华强调,“另一种是比较基础的研究,是比较长远的课题,可能不能马上见到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它却是必要的”。南极考察,大部分也属于后一种。

  尽管如此,南极科考已在很多方面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最广为人知的是南极臭氧空洞的发现,徐世杰说,“人们此后才意识到冰箱制冷剂氟排放产生的影响,对其进行了限制,由此引发了一场白色家电的革命。”

  再比如,如果在南北极发现污染物,就说明污染物已是全球性的。在南极发现了杀虫剂DDT,就反映出DDT经过大气和海洋的循环,仍然没有消解。这个研究成果就推动了DDT被禁用。

  南极环境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剂,“两极是全球冷却的发动机。全球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和南极有很大的关系。南极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徐世杰指出。

  让南极触手可及的,还有南极旅游。有数据称,现在每年有3万人造访这里。

  位梦华担心,过多的游客会污染这片“地球上最纯净的地方”。赵萍则认为,南极旅游要两面看待。旅游会“拓展大众认识南极的渠道”,但担忧的确存在,即无序旅游会损害南极环境和生态。

  “但按南极条约,凡是对南极环境造成影响,无论是科考队员还是旅游者,追索的是所在国的责任。”赵萍说,“所以最重要的有效引导,旅游者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有序,不要影响正常的科考活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