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者希望身边有条能游泳的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1048  更新时间:2014/3/13 10:38:22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在许多人儿时的记忆里,都有一条河流相伴。夏天游泳、冬天溜冰,河流带给他们的是难忘的记忆。然而,近些年来,不少河流因污染而被废弃。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进行的一项调查(40039人参与)显示,69.2%的受访者表示最近10年自己所在地的河流被污染了。96.2%的受访者希望身边能有一条可以游泳的河流。受访者的地区分布为:一线城市(7.6%)、二线城市(11.6%)、三线城市(16.2%)、县镇(19.8%)、农村(44.8%)。

  87.6%的受访者表示河流的变化对生活影响很大 

  你所在的地方还有清澈的河流吗?调查中,47.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了,30.7%觉得比较少,还有19.4%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多。对于过去10年里河流的变化,69.2%的受访者表示被污染了,还有人认为河流“变细了”(10.1%)、“断流了”(9.6%)、“被填埋了”(7.4%),仅有2.8%的受访者觉得“仍然很清澈”。

  80后的郑超文出生于重庆一个小镇。因为小时候家后面有条小河,他的记忆里有很多无法替代的欢乐。那时透过河水可以清楚地看见河底圆润的鹅卵石。一到夏天,他和小伙伴就相约去游泳、捉鱼。然而,近年来,小镇注重发展工业,周边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小河也一天天脏起来。“以前我们在小河中游泳,大人在河边洗菜、洗衣服,现在这些场景再也没有了。有的只是堆满各种垃圾、发黑发臭的河水,人们都离小河远远的,直接用‘臭水沟’称呼它了。”郑超文谈到小河的现状很是惋惜。

  在苏州一个小镇长大的戴海明(化名)回忆,他家房后原有一条水流挺急的小河,水也很清,但自从周围人家搞起印染之后,这条河先是被污染,后来流量也明显减少。“枯水期甚至会干涸,这时就只能看到裸露的河床,而且枯水时间有变长的趋势。周围的人甚至都想把它填掉。”戴海明说。

  调查发现,87.6%的受访者表示河流的变化对他们生活影响很大。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认为,河流变细甚至断流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降水量异常,从源头上就导致河流流量减少,“人们的不合理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

  吕斌说,首先,河流源头地区的过度开发破坏了地表环境,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其次,城市地区人口大量增长,对水的需求加大,“比如塔里木河就是因为沿岸居民的过度使用,从而水量变少,每年断流天数增加”。另外,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遍布着水库、水电站,河流经过层层拦截,下游河流水量自然会减少。当河流的水供给不足时,人们转向大量开采地下水,这也导致了恶性循环,因为地下水来源之一也是河流。

  保护河流要在流域内统筹规划与行动 

  辽宁的唐西文(化名)老家附近原来有条小河,河流的上游是个水库,一放水时砂石翻滚,他和小伙伴都亲切地叫它“大砂河”,“用河水浸过的西瓜特别冰爽”。然而,自从附近一家国营的水泥厂转卖给私人后,“河水就变得混浊了,时不时还有怪味儿,岸边的树木也日渐稀疏。最后,我家和邻居们也都搬走了。”唐西文非常希望小河能够回到以前,“但工业排污背后牵涉的利益复杂,而且一旦排污过度,周围环境就溃堤千里,挽救‘大砂河’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在江苏南通一个小镇长大的李姝是位90后。她家附近有一条河,但这条河并没有带给她美好的回忆。河水在她童年之时就已经遭到了严重污染,大量工业废水的排入和生活垃圾的倾倒导致藻类疯长,河水常年不能见底,严重时河水呈现出黑绿混杂的奇怪色泽。

  调查显示,对于现在为何“下不去水”了,48.5%的受访者认为“工业污水直接排放”是主因,其次为“生活污水滥排”(29.9%),“大肆填河改作他用”(7.9%)和“过度用水河流干涸”(7.6%)也加剧了无河可游的困境。

  在吕斌看来,河流污染在我国可以说是普遍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分不开。近20年来,江浙地区的一些河流因为印染业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的落后甚至不作为,变得“五颜六色”。

  他指出,看待河流问题需要有一个“流域”的概念。要把流域内河流的生态圈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圈统筹考虑。“现在很多地方进行城市规划时,仅仅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的保护。”他举例,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河流以小流域为单元考虑城乡统筹、上下游统筹的思路。“而我国到现在,仍主要按行政区划来管理当地的河流,这样就很可能导致上游的过错让下游埋单的现象。所以,保护河流,要在城市规划中,更要在流域内统筹规划与行动。”

  让孩子也能体会在清澈河水中游泳的乐趣 

  李姝发现,最近几年来,她家附近的河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河里的垃圾少了,河水也逐渐变得清澈,甚至能看见游动的鱼和白色的鹅。“夏天,有人在河边散步,还有人在河边垂钓,有人甚至下河游泳。”据她介绍,这样的改变是从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对这条河进行治理开始的——在打捞垃圾与水藻的同时,加强对河流两岸居民和工厂的监督,目前算是逐渐达到了治理的效果。“现在这条河已经很干净了,大家很满意,也会自觉保护它,不忍心再往河里扔垃圾了”。

  郑超文非常希望身边的小河恢复原来的清澈与美丽。“政府还是需要重视环境保护,不能经济上去了,环境下来了。政府得更多引导企业、居民保护小河,提高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我即将成为父亲,想让我的孩子也能体会到在清澈的河水中游泳的乐趣。”

  吕斌指出,城市规划的原则之一是利益还原,即受益者负担受益成本,受损者得到补助。“针对河流问题,可行的办法是促进流域内各地区的平等对话,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地区因保护河流而导致的损失给予经济上的适当补偿。”在吕斌看来,河流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跨行政区划、把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圈与人类活动圈统筹考虑进行治理。

  让河水重归清澈,45.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严厉惩治污水乱排。除此之外,政府不仅要加强治理和监督(26.3%),还要致力于还原河流(13.7%)。普通人也应自觉保护环境(13.0%)。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