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伊利全部获批乳粉生产许可 "最严大考"显全产业链优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点击数1670  更新时间:2014/3/31 10:43:04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user2

 

  “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今年“两会”上最受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工作时着重提出,重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婴幼儿奶粉质量按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监管,“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加快实现“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作为去年乳业大整顿中推出的政策组合拳中的一记重拳,《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目前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中。

  近日,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称,新细则实施后,首批获得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经开始“持证上岗”。其中,乳业巨头伊利集团成为首批“合格换证”的乳企之一,旗下生产基地全部顺利“过关”。

  最严“考卷”

  剑指“全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各种风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打造以优质奶源和完整产业链为依托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对于保障整个行业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和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以来,作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乳业进入政策密集落地期。去年12月底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下简称《新细则》),使得奶粉行业迎来了所谓的“史上最严大考”。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在今年5月31日之前,国内128家婴幼儿乳粉企业必须重新申请并取得乳粉生产许可证,拿到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照常生产经营婴幼儿配方奶粉,而没有拿到许可证的企业或被洗牌出局。

  细究《新细则》可以发现,虽然其中并未明确提及“全产业链”,但内容中的各项要求却直指“全产业链”,考验着企业包括奶源建设、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在内各个环节的能力。拿奶源来说,《新细则》明确规定“主要原料为生牛乳的企业,其生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牛乳来自企业全资或控股建设的养殖场”。

  “新细则不仅对乳粉企业专属牧场及奶源有了严格限定,更对企业的全产业链建设提出了完整要求。预计2014年1/3的乳企将面临淘汰。”乳业专家宋亮说。

  换个角度,《新细则》大幅提高了行业门槛,对于产业链布局完整的大品牌乳企是利好。长江证券分析师王奇玮指出,中小奶粉企业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查而被淘汰或者被兼并收购,而目前国内大型奶粉生产企业已经基本满足审查细则中规定的条件并且有资金实力进行升级改造。

  多年“织网”

  伊利产业链优势凸显

  据悉,作为国内乳业领军企业,伊利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令市场惊叹的“织网计划”,迈出了打造全产业链的步伐。经过在产业链上下游多年的布局和深耕,伊利在行业中已拥有足够的优势与话语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奶源建设是乳制品行业打通全产业链最为关键的一环。多年来,伊利始终坚持贯彻“奶源为王”的发展战略,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共投入约102亿元用于奶源的升级与建设。

  目前,伊利奶源基地已覆盖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新疆天山三大中国黄金奶源带。截至2013年年底,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200座,其中,规模化、集中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0%以上。

  此外,伊利还数度“出海”争夺全球优质奶源。2013年4月份,伊利落子新西兰婴幼儿配方奶粉项目;7月份,伊利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牵手;11月份,伊利又宣布与意大利乳品生产商斯嘉达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涉及奶源、生产及技术等多方面。

  可以说,伊利集团在2013年能够坐稳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与其对奶源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大量投入是分不开的。对此,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两会”期间表示,2013年是我国奶业的转型年,是中国奶源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佼佼者,一直以来,伊利集团都有着长远的规划布局,夯实奶源,坚持奶源建设、质量管理、技术手段三位一体,确保伊利产品的优质与安全。伊利将充分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全力推进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产业链质量管控

  细节铸就零瑕疵

  不仅如此,作为乳制品行业全产业链模式的领先者,伊利还以此为依托率先实现了乳品安全的全程监管,通过原料奶收购、源头供应商管理到生产过程、销售终端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线。

  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化验室,习近平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检测情况,听说原奶从进厂到产品出厂要经过数千项检测,他表示肯定。

  伊利对产品质量安全“零瑕疵”的追求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可见一斑。譬如,伊利牧场的奶牛是从国外引进的世界上著名的良种奶牛荷斯坦牛。这些奶牛一出生,伊利就会为它带上电子耳环,纳入奶牛族谱管理。通过电子耳环记录的信息,对奶牛的运动量、发情期等进行全天候的监测,为良种繁育收集数据。

  同时,严格运输也是保障原奶质量的重要构成。伊利的优质原奶挤出后,会直接进入储奶罐,冷却后由运奶车直接运到伊利的生产工厂。伊利集团在全国的2000辆送奶车上,都安装了全球GPS定位视频监控定位系统,能时刻追踪奶罐车的地理位置和整个运输过程。同时,伊利还在奶罐车中安装了摄像头,每隔十秒拍摄一张电子照片,实现运输现场情况的可视化。这种全程无缝监控、可视管理的方式,确保了奶的质量安全。

  另据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此前强调,伊利在原料奶的生产、采集、运输、检验等多个关键环节上,正逐步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控,每一步都可查,搭建奶源信息化体系平台,实现产品全程的可追溯,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正所谓“态度决定品质”,伊利领先于市场的战略眼光和对产品质量安全精益求精的追求,不仅使其能够笑看乳制品行业史上最严“大考”的考验,还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优势。在以伊利为代表的国产乳业巨头的带领下,中国消费者也将重拾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