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时代呼唤农业“标准”人才 | |
作者:靳军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点击数419 更新时间:2016/7/19 9:40:15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
|
|
农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7月16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杨凌召开,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供销总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全国30家单位的50余名从事标准化工作和研究的专家代表参会。 和7月份的天气一样,学术研讨会的气氛很“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院长李丹青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鑫教授等10名专家学者先后作主旨报告。围绕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大事”,与会代表说实话、吐真言,在分析了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探讨了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大家首次将目光聚焦在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上,一致表达了对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落地、生根、开花”深刻的关切和期待。 标准化有多重要 什么是标准?什么又是标准化?专家指出,简单讲,人类重复性活动的最佳程序就是标准,对最佳程序的应用和落实就是标准化。在经济社会,标准是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经济社会形成导向,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最佳秩序和良好效益。 “得标准者得天下”。世界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实施标准化战略问题,并把标准化战略作为突破贸易壁垒的关键点,以便获得竞争优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俄罗斯演讲时就提到“中国标准走出去”。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标准更是成为各国农业合作的通用语言。 农业标准化实际上是将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践的经验转化并制定为标准,在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运用实施的过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农业逐渐面向市场,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国家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更加深刻。2007年,党中央就发出了“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的号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再次提出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我国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如何 农业标准化,人才是关键。农业标准化走进大学课堂最早的要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了以李鑫教授为领头人的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开设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 2015年9月招收首届农业标准化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11名,2016年出版我国首部专著《农业标准化导论》。研究所还先后承担部委、省地农业标准化课题20多项,参与起草农业标准化管理文件12项,参与举办各级农业标准化人才培训260场次,总计25000余人次。研究所设计提出的“农业标准化学科”体系,为农业标准化才人的培养勾勒了明确的实施路线图,成为到目前为止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方面唯一具有领军作用的高级研究教学单位。 我国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在不断发展,尽管如此,农业标准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现有的培训碎片化,而规范培养规模太小。 据广东省质监局不完全估算,该省标准化人才缺口近40万。李鑫教授说,这个数据中所涉及的人才主要是工业标准化人才,农业标准化人才比工业更缺。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建华说,我国农业长期远离市场,再加上受地域、气候、经济条件等影响,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相当繁重,但标准化是大趋势。 社会急需,时不我待。与会专家以历史性的责任担当,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农业上水平,抓住标准化大关键,研究理论与实践,商榷人才需求的总形势,搭建学科架构,促进人才培养落地,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会议认为短训式培养、实践辅导式培养和工作传帮式是服务社会的应急式人才培养,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更应当以学院式培养为主。学院式培养应建成农业标准化专业的本、硕、博的阶层化培养范式。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部主任徐长兴说,与会专家们曾经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为我国农业标准化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期望尽快推广农业标准化学科体系,为国家培养所急需的“标准”人才。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