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17号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点击数567  更新时间:2008/6/4  文章录入:chinagb66  责任编辑:chinagb66

       关于发布《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的公告

  为指导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建设,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我部制定了《地震灾区过渡性安

置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现发布施行。
  
    附件: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

    主题词: 环保 地震灾区 过渡性安置区 指南 公告
  
    附件:

    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环境保护技术指南(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震灾区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体健康,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灾区过渡性安

置区(以下简称:安置区)选址、建设及使用中的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相关省份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过渡性安置区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 过渡性安置区应合理选址,因地制宜地配套建设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加强日常环

境管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 选址基本要求

  第四条 安置区选址应考虑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立足当前,着眼长

远,与区域乡村、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
  
  第五条 安置区选址应避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止影响饮用水安全。
  
  第六条 安置区的饮用水源应按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暂行)》等文

件要求,做好水源选择和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
  
  第七条 安置区选址不应在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产等特殊需要

保护区域内。
  
  第八条 已被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废物等污染的场地不宜建设安置区。
  
  第九条 安置区附近不应有下列设施:
  
  (1) 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污染源;
  
  (2) 有毒有害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存放地;
  
  (3) 燃气干线管道。
  
  第十条 安置区与铁路、干线公路等噪声源之间应留有适当距离。

第三章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 安置区应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以满足过渡期内集中处理废水、废物的需要。要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废水处理、废物减量和综合利用,达到可靠、稳定、实用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安置区应首先考虑利用现有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若不具备条件,安置

区的生活污水应集中收集,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消毒后达标排放。不应利用

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
  
  污水处理系统排水应避免对下游相邻安置区的饮用水水源造成影响。污水处理设施应与居民

安置区保持适当距离。
  
  第十三条 安置区应按要求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及时清运消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活垃

圾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宜优先进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
  
  第十四条 安置区医疗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地震灾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指南(暂

行)》要求,做好分类收集、包装、临时贮存、处理处置工作。

第四章 安置区使用中的环境管理

  第十五条 应规范安置区的污水排放管理,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应设专(兼)职人

员负责。
  
  第十六条 安置区应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原使用天然气的地区,应尽快恢复天然气供应基

础设施,不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的安置区,可使用罐装液化气或者型煤。
  
  第十七条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安置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安置区应设置专(

兼)职人员和专门设备进行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对安置区粪便应定期清运,进行集中堆肥等无害

化处理。
  
  第十八条 安置区内废弃的杀虫剂及其容器等废物应集中收集,安全处置。
  
  第十九条 安置区内不得露天焚烧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
  
  第二十条 安置区管理机构应采取措施保持区内环境整洁、安静,加强宣传和管理,防止社

会生活噪声扰民。
  
  第二十一条 根据安置区的规模与布局,按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