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农村电商发展远高预期:农产品上行有待标准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点击数215  更新时间:2017/4/25 3:41:24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发展速度远高预期

  农产品上行有待“商品化”和“标准化”

  李正豪

  农村电商的社会期望,似乎远远大于发展速度。

  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7.4%;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的25.8%,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农村网络零售单品数(SKU)达到2.93亿个,占全网的20.3%。

  几年之前,这应该是无法想象的成绩单。如今,虽然达成了这样的成绩,但社会期望已经跑到更远的地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勇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电商必须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力度,推动农村各类服务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加快农产品及服务的商品化与标准化,推动“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

  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对农村电商的关注程度已是越来越高。

  在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我国首次给出了电子商务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上的双重目标,一是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万亿元、网络零售总额达到10万亿元,二是相关从业者达到5000万人。

  对于农村电商,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指标,但也明确了电子商务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的抓手地位。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林产品、农林地区加工品进城,方便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形成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农林产品商品化、品牌化进程,探索订单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提及农村电商,“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电子商务(含电商)提及8次,是有史以来提及电商和农村电商最多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且在‘一号文件’中,还设了一个专节讨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涉及297个字,也是历年来首次。”李勇坚认为,这充分表明我国对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的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寄予了厚望。

  根据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农产品电商联盟副主席洪涛的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部委之内,下发的电商和农村电商相关文件,已经累计超过100个。

  被誉为农村电商“教父”的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认为,我国实际上是从2015年开始密集出台农村电商相关政策的,目前我国关于农村电商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该体系既包括顶层设计,又涵盖了专业部署和系列配套部署。

  “从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进行总体要求,再到部委文件的专业部署和配套部署,已经形成我国目前农村电商的政策体系。”魏延安表示。

  在顶层设计上,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电商“国八条”进行了部署,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对农村电商做出专项部署、2017年“一号文件”更首次将农村电商单列,农村电商的政策信号越来越强。在专业部署方面,从2015年至今,各个部委关于农村电商的配套文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下发。

  农产品上行有待“商品化”和“标准化”

  政策的密集出台,既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

  这首先表现在农村网购用户的飞速增长上。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网购用户2014年约为7600万户,2015年已增长到9239万户,2016年的具体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早已突破1亿户。

  统计数据显示,在推动“农产品上行”方面,农村电商的表现十分抢眼——我国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额2014年才刚刚超越了1000亿元,2015年突破1500亿元,2016年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

  至于农村电商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阿里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农村网商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网商对农村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已超过2万元,对家庭财富的提高则超过21万元。

  “农村电商跑的速度远远高出我们预期。”魏延安估计,全中国68万个行政村,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建设的农村站点总数加起来已超过68万个,去掉重复覆盖的,电商覆盖的行政村应该在40万个左右,约占全国的2/3。

  魏延安还指出,电商在农村得到的响应也超出预期,电商“土豪村”频频出现。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135个淘宝镇,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84万个。

  李勇坚则认为,我国农村电商仍有强大提升空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规模为5.6万亿元,但只有0.35万亿元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农村电商的渗透率仅为6.3%。而要提高农村电商的渗透率,必须在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上做文章。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为2.01亿人,相比2015年仅增长526万人,增长速度相当缓慢。

  广大农村在宽带基础设施上面临“网不通、速度慢、收费贵等问题,尽管工信部要求降费提速,今年漫游费也取消了,但对农村电商来说还不够解渴。”魏延安建议,在解决基础设施覆盖率的问题上,应该学习广东经验,“贫困村建设永远免费的4G WI-FI,这才是大家的诉求。”

  同时,李勇坚指出,与电商密切相关的物流商,农村因为乡村道路等各种问题,物流在可及性、可靠性、服务水平、速度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电商要想继续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另外,李勇坚认为,农产品的分级技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存储能力、配送能力的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据了解,我国已经成立“国家农村电商标准化课题组”,农产品的商品化、品牌化、标准化已经被提到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