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精酿啤酒也要用“标准”管起来 | |
作者: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319 更新时间:2017/7/18 10:55:45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
|
|
在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17号的光影俱乐部,有一个精酿啤酒吧,每天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前去尝鲜。近年来,精酿啤酒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年轻消费者对精酿啤酒有着巨大的消费热情。 “行业内不会用形容词来称呼一种啤酒,因此这种啤酒的专业叫法应该是‘工坊啤酒’,这是一种小规模手工啤酒,体现出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特性。”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这种工坊啤酒发展很快,但目前只占整个啤酒总消费量的0.1%,还不能算是进入到了精酿啤酒时代。 “但啤酒个性化时代确实到来了。”何勇认为,“工坊啤酒是在当前追求个性化和碎片化的消费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是产品细分化的一种市场表现。” 进口啤酒连续数年大幅增长,就是这种个性化时代来临的体现。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进口啤酒每年的增长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进口啤酒增长的幅度会迅速降低,在整个啤酒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会高于5%。 面对个性化时代来临的趋势,国内主流啤酒企业青岛、燕京、珠江等纷纷试水转型,投资精酿产品生产线。有的企业开始改造传统生产线,实行小型化生产,目前特色啤酒已成为不少企业的新增长点。比如,青岛啤酒的“IPA”“白啤”“皮尔森”,华润雪花的“脸谱”,燕京啤酒的原浆白啤,珠江啤酒的雪堡精酿系列等。 “精酿牌”打得山响,甚至进口啤酒也都被归于精酿啤酒范畴。其实,进口啤酒中有精酿啤酒产品,但更多只是工业化啤酒产品。在美国,精酿啤酒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年产量不得高于600万桶,精酿啤酒厂必须拥有75%以上股权,无论是产量限制还是股权分配规定,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精酿啤酒尽量少地受到市场和工业啤酒厂的影响。 精酿啤酒在被泛化的同时,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迹象。特别是现场酿造的啤酒坊,更是良莠不齐。“工坊啤酒属于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化的生产流程,也没有生产许可证,这使得这些啤酒工坊在工艺把控、菌群控制等基础质量上参差不齐。”何勇告诉记者,有的工坊啤酒有从事啤酒工作多年的专家在把控,这在质量上会有保证。但有的工坊啤酒因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够,基础质量很难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何勇告诉记者,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将在近期启动“工坊啤酒”标准化制定。“预计7月中旬将在广州启动工坊啤酒标准起草,参加起草的人员一半以上是工坊啤酒的从业者,还有大企业、科研院校等单位的专家。”何勇认为,产品标准是第一位的,没有标准其他规范性都无从谈起。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标准何时制定出来,只能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是否被市场认可。无论是精酿啤酒品牌,还是工业啤酒的精酿啤酒产品,产品才是核心。如果一味制造话题,却不在口感和品质上下功夫,精酿啤酒恐怕只会是昙花一现的市场泡沫。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