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长沙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399.53亿 同比增长近6成
作者:记者 吴鑫矾…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数545  更新时间:2017/8/8 11:09:35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骄阳似火,在长沙新港件杂散货码头,工作人员按下遥控器,控制吊车将设备轻松吊起,旋转吊臂至停泊的货船上空,放索、抓取、起吊一气呵成,满满一斗十几吨的碎石就起吊完成。

  “为适应生产需求,这是首次在省内港口生产中投入使用新式散料抓斗。”湖南长沙新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忠良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港口来势很好,上半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50.2万吨,同比增长45.8%。

  航运业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长沙新港吞吐量逆势增长,就是长沙发展的一个缩影。

  突破不临海、不沿边的地域限制,长沙向开放要活力。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长沙围绕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主题,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开放大格局、打开开放大通道、做实开放大平台、营造开放大环境。今年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达399.53亿元,同比增长59.6%。

  开放大通道

  在长沙新港,“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标语格外显眼。

  一辆辆满载钢材的卡车在港区穿梭,这是华菱衡钢的钢管,它们从衡阳通过铁路运至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再由汽车运至2公里外的新港码头,经过铁路、公路、水路三种方式的密切配合,远销海内外。

  “我们还发挥岳阳、长沙两港联动的优势,开通和优化‘水水中转’支线,将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腹地的集装箱用小驳船运至岳阳,通过中转统一发往上海。”唐忠良说,如今中转率已达到98%以上,上半年长沙新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9万标箱,同比增长46.2%。

  构建开放大通道,长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

  如今,长沙依靠集高铁、航空、水运、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与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加快了。

  双跑道的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勤能力进一步增强,航线辐射全球100余个城市,拥有直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墨尔本、莫斯科等多条洲际航线。在去年旅客吞吐量领跑中部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继续领航。未来,这里将形成一座集高铁、地铁、磁浮、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在长沙城东南,南来北往的客流在此聚集。随着京广、沪昆高铁组成高铁黄金十字,以长沙为圆心的6小时高铁经济圈逐渐成型。连接南北、贯穿东西,在长沙坐上高铁,你就能贴地“飞”往北、上、广等20个城市。未来,随着渝长厦高铁引进,长沙将形成米字型的国家级交通枢纽。

  开放大平台

  在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寓意开放崛起的机翼型卡口引人注目。

  园内,一辆辆大型货车川流不息,一排排大型集装箱有序堆放,来自世界各地和去往世界各地的物品在此迅速集散、分拨。

  自今年6月实现验收、封关、运行“三同步”后,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大力引进和发展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保税展示等航空偏好型产业。截至7月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的50余家公司在综保区办理工商注册,15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得益于这些项目发力,在封关运行的当年,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预计可实现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以上,并在封关运行3年之内,力争进出口总额达80亿至100亿美元!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必然有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一席之地。

  今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设立,在这个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包含国家级长沙经开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空产业功能区、黄花综合保税区、高铁新城等平台载体。未来,这里将成为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开放平台,为长沙经济腾飞提供更强的支撑。

  作为长沙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位居城北的长沙金霞经开区已集聚了长沙传化公路港、中欧班列(湘欧快线)、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多个交通物流项目,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物流谷”的雏形可见。

  “这里已开通长沙至汉堡、华沙、莫斯科、塔什干、明斯克班列。”在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一列列中欧班列载着湖南货物通往全球。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长沙铁路国际通道建设将延伸至东盟、中亚、中东等地,国内干线通道延伸至华南、华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通道,形成以长沙为“掌心”,“五指”为扇形的国际铁路物流网络。

  开放大环境

  阿迪达斯将长沙市列为中国市场发展的23个“核心城市”之一,无印良品将中国面积最大的标准店开进了长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如今,长沙成为越来越多大品牌布局中部的战略要地,市民在家门口随时能淘遍全球好货。

  作为一个GDP接近万亿级的省会城市,长沙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特别是上半年,长沙以精准的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陆续出台“长沙工业30条”“长沙人才新政22条”以及科技创新“1+4”等政策,有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上半年新增商事主体同比增长23.9%。

  另一方面,长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打出了一系列降费减负政策“组合拳”。全面推行“43证合一”改革,实现审批时限由173个工作日缩减为7个工作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减少制度性成本。

  “不仅如此,长沙与北京等大城市相比,机会一样多,收入也不错,但生活成本更低,人也过得舒心。”长沙高新区天仪研究院CEO杨峰告诉记者,在最开始选址时,北京等地抛来了橄榄枝,在综合考虑人才、成本、政府支持等因素后,他们最终选择了长沙。而落户长沙仅10个月,他们造的“潇湘一号”就顺利升空,这也是湖南首颗人造卫星。

  据统计,2016年末长沙市常住人口764.52万人,增长2.9%,增幅为近年来最高。其中长沙市迁入人口达15.52万人,近60%是由于购房和经商原因迁入。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就业、创业、置业,并深深地爱上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