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谈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联合国分类框架对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点击数286  更新时间:2017/10/25 8:57:25  文章录入:hguang8379  责任编辑:hguang8379

   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主题致辞中指出,积极推进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同联合国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对接;期间,矿产资源储量国际对比论坛举办,中外专家就中国固体矿产、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联合国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的特点、可比性等作交流研讨。那么,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储量分类标准同联合国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对接?对接有何重要意义?目前工作进展如何?就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研究员。

  推进对接,有利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走向世界

    张大伟认为,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标准体系的核心,是纲领性的、框架性的标准,也是矿业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先进的标准对规范和保障勘查开发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矿业生产力等具有引领作用。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国,截至2016年底,已发现172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2种。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亿吨,天然气5.4万亿立方米,产量均居世界第六位。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6万亿吨,产量33.6亿吨,居世界第一;粗钢、十种有色金属、黄金产销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我国成为矿业大国,储量规范标准适应了我国矿业的变革进程。

  从储量规范发展过程来说,我国在1954年发布固体矿产储量规范,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储量分类规范。1959年我国建立了自己的储量规范,储量分表内、表外,分为A、B、C、D四级,后来几经修改完善。 1999年国土资源部参考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UNFC-1997)的基本原理、框架形式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分类标准的定义,制定了现行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2004年制定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这两个分类标准较计划经济时期的分类标准有了重大改进,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矿业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现行的分类标准已不能适应国际矿业形势的变化和企业“走出去”的需要,而且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本身近些年来也有了很大改进,与我国现行储量分类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国际矿产储量分类新趋势,交流互鉴。

  谈到对接意义,张大伟认为,推进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同联合国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对接,一是有利于将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技术标准推向世界。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特别强调要推进标准国际化,提出既要着力提高中国标准水平,增强中国标准硬实力,又要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推动对接互认,是与国际通用标准互联互通的前提和基础。而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治理,有利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技术标准走向世界。二是有利于适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全球化进程。“通用、借鉴和融合”正成为全球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发展方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矿业界意识到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应有统一的定义和术语,以便消除因标准和定义不同而造成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障碍。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简称UNFC)致力于为全球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搭建沟通和对接的平台,得到政府和矿业界广泛响应。矿产储量信息披露公开报告国际标准委员会分类体系(简称CRIRSCO)致力于为矿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国际通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和信息披露规则,得到世界主要矿业大国的认可和资本市场的采纳。我国作为矿业大国,应适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三是有利于参与矿产资源国际规则的制定。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配套技术标准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们正按照既适合国情又与国际对接,既简便又易于操作的原则组织修订。通过UNFC和CRIRSCO的平台,可以向世界宣传和推广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对接关系,参与矿业领域全球治理和多边、双边矿产资源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国际矿业技术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矿业资本进入我国市场。与UNFC对接,是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技术标准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与矿业国际通用标准对接

    张大伟认为,对接是一个互相了解、借鉴、学习的过程。他说,近些年,通过与国外多方面的接触,感受到我国储量分类和技术标准体系较完善,但也有与国际有差距的地方。既要宣传推广中国的分类,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借鉴他人长处,可能为自己带来观念更新和管理进步。

  那么,向国际标准对接在方向上有何考虑?张大伟认为,目前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首先考虑与矿业国际通用标准建立对接关系。从联合国分类框架近些年演变看,1997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签署了由欧洲经济委员会组织制订的第一版联合国分类框架即《固体燃料和矿产资源的联合国框架分类(UNFC-1997)》。 2004年该分类框架应用范围扩展到石油和铀矿,并更名为《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框架(UNFC-2004)》。

  2009年新发布了《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架(UNFC-2009)》。UNFC-2009是目前全球唯一涵盖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框架方案。其宗旨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增强资源供应安全和相关的金融安全,致力于促进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分类标准的互通互认,而且它与CRIRSCO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油气储量委员会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铀矿资源储量分类实现了对接和互认。

  从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演化和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加快走向全球化,这使得全球已有的储量分类体系有了对比交流平台。

  对比研究,建立了基本的分类对接关系

    谈到对接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张大伟说,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是矿业界评价估算矿产资源的非常重要的技术规范。为了增进各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规范的对比,联合国工作组早在上个世纪末就组织相关国家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我国是最早参与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研发工作的5个国家之一。自1997以来,国土资源部多次派专家参加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专家组会议。为适应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变化趋势,在2015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第六次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代表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现状以及与UNFC对接的展望,初步达成了联合开展建立对接文件研究的意向。2015年10月启动的“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中设立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际对比研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际对比研究”两个课题。2016年初步形成我国现行固体、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2009分类对接方案。对接的原则是,双方分类自成体系,不影响各自的独立应用;明晰各自的对应关系。

  张大伟介绍,2017年4月在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第八次会议期间,联合国副秘书长巴赫会见了中国专家代表团。中外专家对中国分类与UNFC-2009分类对接文件的框架内容达成一致,确定由双方各自履行相关程序。之后,部储量司组织专家对两个对接文件进行论证。前不久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办公室审议通过对接文件。“对接文件在介绍我国资源储量分类特点的基础上,主要是进行了各自分类特征的对比和对接研究,建立了基本的分类对接关系。我们希望在2018年4月联合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第九次会议期间发布对接文件。” 张大伟最后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