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师”满天飞拷问“大师”标准
作者:望云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06  更新时间:2010/6/23 17:40:58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user2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起了“大师”之称,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大师,且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让人大开眼界。然而,每次国内较有资格堪称大师的学者逝世后,媒体总对我国当下缺乏大师的状况长吁短叹。如此怪象,不禁令人质疑:“大师”何以泛滥?“大师”标准又是什么?

    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大师者,应该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行业里有专门独到、自成体系的研究,有超常的建树并对社会乃至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人。而如今,只要有一点“术有专攻”,能面对媒体侃侃而谈,就是“大师”了。前一阵火爆异常的“食疗大师”张悟本,便是此例。这些“伪大师”不论自身有几斤几两,对“大师”的封号一概欣然笑纳,实在令人汗颜。而那些真正大有才学、可堪大师之谓的人,却常常拒绝“大师”的雅号。辞世不久的华君武先生,被认为是中国漫画界创作量最大的一位大师级人物,他晚年却毅然辞掉大师的称谓。季羡林先生在晚年的《病榻杂记》中也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不仅如此,他还辞去了“学界(术)泰斗”和“国宝”称谓。如此,才是“大师”的气节!

    对于社会上“大师”称谓的泛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曾郑重言道:“我不是大师,我是干活的!”“我希望我们的民族能够真正认清什么是大师的标准。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梅先生的一番话是对“大师之风”的一次有力“棒喝”,他提出的认清“大师的标准”,更是一个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对此,国家标准频道认为,虽然制定一个具体的、量化的“大师标准”不大现实,但对于“大师”泛滥的现象予以整治实有必要。毕竟民众的辨识力有限,极易受到蛊惑,“伪大师”的横行不仅使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使真“大师”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须知,没有公众的一致认可和历史的长期检验,任何人都不能妄称大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