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胡立彪:白酒的“奢侈”纠结 | |
作者:胡立彪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击数1960 更新时间:2011/2/10 9:51:10 文章录入:wml 责任编辑:wml | |
|
|
茅台酒市价不断飞升,在拍卖市场的表现更是抢眼,这让许多人心中难以平静。不少家里留着有些年头茅台酒的消费者,都当宝贝了。据一家典当行反映,现在前来咨询白酒升值空间、变现价格的消费者日益增多,有的消费者竟拿来喝剩的半瓶酒问价。不过,他们的藏酒大都产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不具有典当融资价值。 在当下的市场情况下,消费者表现出这种异常之举,其实并不好笑,仔细想反倒有点讽刺和警示意味。正如有消费者所说:“现如今的好酒真是不敢喝了,不是因为价格上涨而喝不起,而是因为可能太值钱而不敢喝。” 当然,白酒价格上涨毕竟是一个逼人“喝不起”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也终会让人产生“不敢喝”的预期。如果真是这样,高档白酒就会迎来一种新的属性,即奢侈性,而它们本身自然也就贴上了奢侈品的标签。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档白酒至今尚不愿与“奢侈品”这仨字挂上钩,但它们的品牌战略里早就有了这样的意思;而在战术上,也早有一支精兵部队征战于奢侈品的前沿了。去年某个场合,茅台一位高管曾放出如是豪言:我们要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向XO、路易十三看齐。洋酒能卖上万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他同时还表示,今后,茅台酒的功能属性将大大弱化,社会属性和标志功能会越来越强。 “XO、路易十三”是什么?是洋酒奢侈品牌;“社会属性和身份标志功能”是什么?是奢侈品属性。显然,这位茅台高管向洋酒“看齐”的潜台词就是:别拦着我,我要成为中国白酒的奢侈品牌! 针对国内高端白酒骨子里想奢侈嘴上又不愿说出来的矛盾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大的社会环境基本上是不接受也不允许有“奢侈品”和“奢侈享受”的。就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奢侈品”依然带有一些贬义的意味。而一向以“国酒”自居的茅台既然强调了浓烈的民族情感色彩,当然要与“奢侈”划清界限,不然,贴上奢侈标签不就等于告诉大家:尔等草民,难以消受此等福分!这岂不是公然与民众为敌?然而,茅台事实上的“奢侈性”却一直存在并加强着。建国60年来,茅台酒不管市价几何,从来就很少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凭票供应。这种特殊“资格”与其昂贵价格一道维护并大大提升了其稀缺性。而稀缺并人为地制造稀缺,正是奢侈品的主要特征。 其他高端白酒虽很少敢以“国”字自冠,但它们面对“奢侈”的纠结心态是一致的。然而,名的纠结还只是一个方面,撩开这层纠结,下面还掩藏着一个更大、更实、更沉重的纠结。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在国内,公款消费一直是支撑高端白酒庞大市场的主体之一,而高端白酒一旦被划定为“奢侈品”,一个可以预见的后果就是,为了避免舆论指责,这些酒将会从各地公务招待的酒类名单中消失。假如没了这个市场,指望普通消费者花半个月、一个月工资买这些高档酒养活企业,岂不是笑话! 也就是说,如今高档白酒市场火热,反映的是中国消费经济畸形发展及奢侈品供应公务化的一个事实。不管现在酒价如何上涨,只要“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这种现象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就永远会是一种常态,而有这个对价格不敏感的特殊而庞大的消费群体做支撑,高端白酒就不愁销路,而他们关于“奢侈品”的纠结,也只会成为一个放在那儿而不用去费心解决的问题。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