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胡立彪:老字号的“腌菜困境”
作者:胡立彪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击数2183  更新时间:2011/3/7 9:44:37  文章录入:user10  责任编辑:user10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录。加上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名录,目前我国经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已超过2000家。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各地对辖区内企业获中华老字号头衔大都引以为傲,欢欣鼓舞。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发出了“老字号如今是否已经过滥”的疑问,而作为对这一疑问的反驳,一个更沉重的老问题不得不再次被提出来:现在老字号们面临的问题根本谈不上“滥”,相反却是其总体数量的日渐减少。
  的确,老字号就像古董,具有稀缺和不可再生性。有关部门近些年着手进行认定统计工作,主要也是出于对老字号进行保护的考虑。然而,几年下来全国总共才认定了2000多家老字号,这本来是一个十分可怜的数字,却得到一些人的“滥”评,实在是一种悲哀。而这个“滥”字在凸显了老字号市场人气不足的尴尬的同时,也恰恰道出了其不断消亡的一个内在原因。
  有关资料显示,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这2000多家老字号企业,现在能够正常营业且能盈利的仅占30%。若纯粹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商场如战场,企业竞争或成或败,市场规律使然,而老字号作为企业,同样受市场法则支配,顺生逆死,概莫能外。然而,老字号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品牌,其历经百年以上的市场风雨已赋予了它们超越一般商业意义的社会价值,人们也因在老字号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情感而使其逐渐人格化了。
  正基于此,民间便有了“振兴老字号,重新焕发其品牌活力”的呼声。而各地积极参与“中华老字号”的申报活动,也是期望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老字号企业进行保护、扶持。不过,民间对老字号表示惋惜、关心的态度可以肯定,但在对待老字号的市场生存发展问题上,必须要保持理性,掌握好一个度,切不可让“看得见的手”太“给力”而僭越了那只“看不见的手”。
  所谓“度”,其实就是在对老字号提供保护的同时,必须兼顾对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既是历史的规律,也是许多老字号必须面对的现实。每个老字号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这并不能成为其现实发展的必然基础。有时候,历史的辉煌恰可成为其现实发展的包袱,甚至成为其走向末路的最终原因。众所周知,尽管我国拥有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传统,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却很清苦,而这种清苦的生活,使腌菜成为一种饮食传统。而这种传统又培育出了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腌菜品牌,形成了一些地方老字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匮乏时代所形成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腌菜虽说不会消失,但它在老百姓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必然会被丰富的选择性推向边缘,腌菜老字号也就再难得到现实消费者的认同。
  事实上,许多行业老字号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这种“腌菜困境”。在此情况下,老字号怎样做才能生存下去?显然,仅靠外力支撑或硬拼是难有好结果的。尽管现在有些老字号依靠政府的扶持而不是主要靠自己的市场努力生存了下来,但必须要清楚的是,依靠政府行为振兴老字号,很可能会使之与市场产生更大的脱节,这会使得这种外力支撑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以至于最终完全支撑不住,倒了下来。复兴老字号只能从市场角度去考虑应该怎么和市场结合,从文化角度或从其他更为细节的角度去做。一句话,老字号要复兴,可以“卖”老,但不能“倚”老,必须要突破“老”字的生理桎梏,蕴酿新生机,发出新枝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