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公共设施应急导向系统的图形符号达标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击数930 更新时间:2011/3/24 14:23:52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
|
|
《疏散平面图 设计原则与要求》(GB/T 25894-2010)国家标准已于2011年1月10日发布,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疏散平面图是公共设施应急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尽可能少的文字传递疏散路线信息,减少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的混乱。 解析:疏散平面图是个系统 这项标准规定了包括消防、逃生、疏散以及设施内人员营救等相关信息,提出了疏散平面图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包括疏散平面图应标出观察者的确切位置,必须是彩色的,底色应使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白色安全色或磷光白色,还规定了疏散平面图的比例尺,确保清晰度和醒目度的垂直照度,照明灯的显色指数。 《疏散平面图 设计原则与要求》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实施这项标准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有关方面的协调。仅仅对疏散平面图名称的规定就包括:疏散平面图要有名称,图名的文字宜使用中文或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可增加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图名中的英文既可以用大写字母也可以用小写字母;图名区的最小高度至少应为疏散平面图最小外部尺寸的7%,图名文字的总行高(含行间距)至少应为图名区域高度的60%。而这些并不是对疏散平面图的全部规定。标准对制作疏散平面图材料的要求、颜色的使用、安装位置都提出了十分详尽的要求。 标准对疏散平面图各元素的尺寸提出一系列要求,如中文最小字高应为3mm,英文最小字高应为2mm,安全标志最小高度应为7mm等。疏散平面图应突出显示重要元素,要有楼层平面图以及所有横向的及纵向的紧急出口和疏散路线,观察者的位置,电梯和楼梯的位置,供残障人士使用的特殊疏散设备,紧急消防设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等。疏散平面图应安装在疏散路线上的关键位置点如每层楼的主入口处,靠近电梯和楼梯的位置,每个房间内,食堂、办公中心、会议室等人员聚集地点以及主要的汇合点和交叉点。 体验:只有紧急出口是不够的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的地下是个大型购物中心。记者从地铁西单站出站口进入这个购物中心,转了约一刻钟后,准备从南面一层出来时,按照“紧急出口”标志的指示,走着走着,似乎到了东面的出口。因为记者要去图书大厦,从东面出来也不算绕,就将信将疑地走了下去,结果走到了购物中心北面的出口。此时,记者很想看到一张哪怕是标有“您所在的位置”字样的指示牌,以确定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原路返回,但环顾左右,只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看起来很不显眼的“紧急出口”指示标志。附近一位保安说:“到这里面购物的人,十个得有九个转晕。” 北京图书大厦的结构中规中矩,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转晕,但以往记者多次到这里,都是从哪里进就从哪里出,只认扶梯一条路。而这次到图书大厦才发现“紧急出口”标志还指向几处楼梯,如果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楼梯是应急疏散的一个重要选择路线,但由于这里同样没有疏散平面图,也就难以判断自己距离哪一个楼梯最近。西单商场的情况似乎好些,每个楼层都有一张图,图上也标出了电梯、扶梯、楼梯、紧急出口的位置,但更多的是介绍每个楼层不同区域的经营内容,服务目的显然主要是顾客购物,而不是应急疏散。 地铁车站通常作为某些公共安全事件(如核辐射、空袭)的理想避难场所,同时地铁车站内也不能排除发生某些公共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爆炸)的可能性,如果遭遇强震或洪水,地铁车站内的人员还可能需要到地面的广场等更加安全的场所避难。记者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4号线看到,站内的图形符号包括紧急出口、上下楼梯、扶梯以及服务于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施。西单地铁站还有地面三维地图、街区引导及旅游景点图。地面示意图包括附近的街道、主要建筑、地面公交运营线路、警务室或派出所、天桥、地下通道等,虽然包括应急导向的一些要素,但设计者的目的只是便于乘客出行。如果乘客需要应急导向服务,必须将这张图与站内的其他图形符号结合起来琢磨一番,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应急疏散的效率。 感言:现实和标准尚有差距 相关应急导向系统的国家标准以及公安消防、旅游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行业标准已涉及疏散平面图国家标准中的一系列要素如紧急出口、扶梯、楼梯、无障碍设施等;标准化图形符号在地铁车站、购物中心等许多场所都在使用,有些场所使用得还很规范;大部分宾馆饭店以及公共建筑内也都有包括楼梯、电梯、紧急出口、疏散路线、观察者所在位置等应急导向系统要素在内的楼层平面图;大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也都有相应的指示牌。加上前文提到的核辐射、特大地震或洪水、恐怖事件等都是小概率的公共安全事件,这项标准是否会被相关部门充分重视起来还是未知数。 与《疏散平面图 设计原则与要求》国家标准相比,现有公共设施应急导向系统的图形符号都没有将应急导向系统标准化的要素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即整合到疏散平面图上。地铁车站、公园以及一些超市商场等处的街区图、楼层图、导向图中的应急疏散信息不显著,经常被服务顾客购物、乘客出行、游客旅游休闲的各种信息所淹没。宾馆饭店、应急避难场所的图形符号虽然应急疏散的信息比较充分,但具体要求与前引这项国家标准的一些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项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于2009年首次发布的《安全识别——逃生与疏散平面图标志》国际标准转化而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名称中的“逃生”二字,或许更直接地反映出这项标准应该发挥的作用。记者在西单文化广场下的购物中心多绕了至少3分钟的路,如果发生了公共安全事件,需要应急疏散,这3分钟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标准实施的难度还在于我国目前的应急避难场所十分稀缺,即使这项标准中的“集合点”并非应急避难场所不可,但是在城市核心区域选择合适的“集合点”并不容易。所以,标准的实施需要跳出标准,从公共安全的大局进行规划。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