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研院“新型建筑节能围护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等五项课题通过验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点击数:908    更新时间:2011/4/14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的5项课题近日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验收。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三“新型建筑节能围护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于2011年3月15日通过验收。
  该课题研究开发了一批适合我国各气候区的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方面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编制了一批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设计手册或标准图集,促进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大规模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负荷。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研究开发”课题六“典型地区用建筑外窗系统研究开发” 于2011年3月23日通过验收。
  课题共取得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28项,专利51项,课题研发了一批适合我国各气候区的建筑外窗方面的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编制了我国节能外窗标准图集,促进了先进适用的外窗技术和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大规模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有力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研究开发”之课题四“海砂在建设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于2011年3月23日通过验收。
  本课题共制(修)定了7项标准规范,申报专利7项,研发了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等8项新产品,形成海砂净化技术等5项技术,发表学术论文26篇;建成2条年产40万t和100万t的海砂净化示范生产线;建成2家年产40万立方米和60万立方米的海砂混凝土示范企业;建设完成海砂混凝土示范工程2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较好。
  课题系统研究了我国海砂作为建筑用砂的特性和应用技术条件、建立可控水砂比的循环水净化生产工艺和泵送式海砂净化生产工艺,制定的《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在海砂的氯离子含量、贝壳含量等关键性指标做出了新的规定,并对海砂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究成果为我国海砂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促进了海砂混凝土在我沿海地区科学、合理、安全的应用。
  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之 “大型及重要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于2011年3月24日通过验收。
  课题在大跨超长结构多点多维虚拟激励算法、防屈曲约束支撑材料和成套产品研发、结构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技术的构件等强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已在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防屈曲约束支撑的研制成功及工程试点应用,为该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专门的抗震加固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基础上编制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及相关标准图集,为国务院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于2011年3月29日通过验收。
  该项目成果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