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近日出台的“新环保法案”要求,在法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将被强制性要求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这其中包括要标示其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及其包装的碳含量,即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量在产品标签上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该法案已于2010年7月12日通过,今年7月1日将开始试运行,时间至少1年。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低碳经济到来的趋势已不可抵挡,碳标签不光是一种时尚,还形成了法案。目前世界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其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英国2007年3月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贴碳标签的产品,日本已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碳标签计划。
从碳排放到碳交易市场再到低碳化要求,全球对于碳排放的控制正在从科学考证、政治博弈过渡到规则细化和提高可行性的环节。从长远来看,碳标签的真正实施,将带动供应产业链,尤其是消费品行业,发生重大变化,会对整个产品制造与供应链形成巨大压力。
低碳化发展和转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为有效应对“碳标签”制度,检验检疫部门在关注“碳标签”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执行情况,充分利用WTO/TBT条款保护企业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建议相关出口企业:
尽早建立国际化的、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和碳资产盘查,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推进节能认证或低碳认证,进行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碳中和行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美誉度,积极应对‘碳标签’的国际倒逼压力,利用低碳转型过程帮助企业实行生产、运输、销售的合理化和低碳化;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做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上做文章,形成以规模求发展、以特色求市场、以科技求效益,通过推广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带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和升级;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环保产品,以优质、环保、稳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博弈;应合理开拓国内外市场,可通过开设专卖店、网上营销等方式千方百计拓展内贸市场,实行出口和内销的“两条腿走路”,同时大力开发新兴国外市场,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避免碳标签“来袭”时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