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WTO资讯 >> 国际贸易 >> 正文
国际贸易摩擦要有打“持久战”
作者:商务部    文章来源:商务部    点击数:391    更新时间:2011/12/23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据报道,美国时间12月19日,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非公路用轮胎司法诉讼案作出判决,裁定美商务部不能在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进行反补贴调查。针对此案,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21日发表谈话称,美方多年来对中国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既违反世贸规则,也没有美国法律依据,希望美方尽快纠正其错误做法。

  一家或几家中国企业在某类产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赢得胜诉,而且是在美国告赢了美国商务部,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事有偶然,理有必然。从这起不多见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分析和解读出一些东西。

  首先,我们需要淡定地认识到,一场“小胜”不足为喜。这次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能将美国商务部告赢,除了有中国商务部代表中国政府以“原告介入方”身份参加诉讼这样有力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商务部的做法太过分,连美国的法官们都看不下去了。美商务部是在没有其国内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发起的双反调查,同时,美商务部在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对中国开启反补贴调查,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的“双重救济”措施,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国商务部“胡来”在先,中国企业据理力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所应当赢得官司。对此,不必有什么特别的惊喜。

  其次,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为什么堂堂的美国商务部会公然“胡来”。过去的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有100多类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对照,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在过去10年中的经济表现乏善可陈,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的经济掉头向下,至今难以复苏。

  经济不景气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确实存在“孪生关系”。观察过去的10年,每当美国、欧洲的经济出现下滑,这些经济体发起“双反”的频率就会升高。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矛头正在越来越多地对着中国。有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连续5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居首。2010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结案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针对中国。

  上述资料说明,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贸易格局的改变,中国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角会是一种常态。对此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三,应对贸易摩擦的“持久战”,需要有战之能胜的信心。通过这次中国企业的胜诉可以看出,在贸易摩擦、贸易纠纷中,并不是谁先发起谁有理。许多所谓的贸易救济调查不仅不符合世贸规则,也不符合相关发起国家的法律规定。因此,在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中国企业要敢于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政府要敢于挺身而出为企业呐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此外,要想打赢“持久战”,非常需要练好“内功”。现在,关于我们“为什么没有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争论或许毫无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德国、日本都是出口大国,他们为什么很少遭遇什么“双反”?假如中国的企业生产的是有独创技术的、客户从别人那里买不到的产品,谁敢问你价格制定得合理不合理、有没有国家补贴?还有,我们现在究竟有多少企业、有多少主管对外贸易的官员能够熟知世贸规则?有多少人能够在熟练运用那些规则,以及熟练运用其他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去应对贸易摩擦?显然,练好内功,以我为主,是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参与国际贸易的根本。

文章录入:user8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