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中国熊胆粉年产量或达30吨 人工熊胆研制20载未获批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844 更新时间:2012/2/22 |
|
据报道,所谓的“活熊取胆”,实际上是指一种插管引流技术,从黑熊的胆囊插入导管直接引出源源不断的胆汁。归真堂上市风波之后,熊胆制品再次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而关于熊胆的产业背景、行业争论,也已经存在多年。 养熊场熊胆粉年产量或达30吨 “那个插管的话,24小时就不停的流出来,一个月得有多少啊。”在熊胆制品销售点,熊胆粉的拥有者们毫不掩饰胆汁来源的充足,据民间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百个人工取胆养熊场,近万头熊,熊胆粉年产量在30吨左右。 作为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黑熊在我国禁止猎杀,人工插管取胆几乎成为熊胆粉的唯一来路。而中国,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允许“活熊取胆”的国家。关注熊胆产业多年的知情人透露,一般情况下,胆粉的批发价为3000-4000块钱一公斤,真正卖出来,往往十几万一公斤,其他不拥有熊厂的药厂,他们就做熊胆粉,所以药厂在这里面赚钱也不少。 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昂贵的礼盒馈赠亲友,而它的制作工艺极其简单——烘焙。熊场老板所说的“相关指标”指的是熊胆类制品中有效成分——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不得低于23%。即便是这个标准,在药学界的很多学者看来,人工取胆和野生熊胆仍然差异巨大。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王永金就是“活熊取胆制成熊胆粉”的反对者: 王永金:天然熊胆和熊胆粉,是不一样的。在好的熊胆里,一定是牛黄熊去氧胆酸钠的含量高于牛黄鹅去氧胆酸纳的含量,这是经过我们剖析试验得出的确切结论,而这恰恰是现在的熊胆粉所不具备的。 “人工引流”遭动物保护者诟病 药学界关于“野生熊胆”是否有效的讨论仍在继续,“熊胆粉”的疗效有待检验,而“人工引流”的获取方式让黑熊终生带伤,已经遭受众多动物保护者的诟病。 2000年7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林业厅和致力于保护黑熊的“亚洲动物基金”签订协议,解救500头养熊场的黑熊到成都郊区一家“黑熊救护中心”,十多年过去,这里已经接来了近300头“引流黑熊”。胆囊炎和肝胆疾病在这些取胆黑熊中的发病率几乎百分之百,黑熊救护中心的一块空场,是错落不齐的“墓地”。 亚洲动物基金张晓海:很多熊来了之后,我们很快就给它们做了安乐死,因为你发现它们已经不行了,严重的脱水,肝癌,或者就是腹积水很严重了,很痛苦。还有就是属于病死。 熊胆制品真的有效吗?和“清热、平肝、明目”的简洁说法比起来,“解酒护肝”之类说法现在看来并没有特别的根据。动物保护着对于黑熊的虐待的指责让“活熊取胆”这个行业显得格外尴尬,那么,熊胆可以有替代品吗? 中医界认为熊胆本身可替代 在中医界,有一种声音认为,熊胆本身就是可替代的。 中医周正才:还有可以代替它的,没有必要用熊胆,不但我没有用过熊胆,我所知道的,我所接触的中医界的朋友们也几乎没有用过熊胆。 但毕竟熊胆在药典中的记录千年有余,如果不采用活熊取胆,熊胆入药就会遭遇绝境吗?其实,活熊取胆的替代品——“人工熊胆”的研制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 王永金:人工熊胆,从开始研究到现在,这么多年了,我已经跟着爬过来的,一直走到今天,从来没断开过。你要是早告诉我不支持、不能批,我早就不干了,这题目早就黄了。 说话的王永金老人今年74岁,是沈阳药科大学原“人工熊胆”课题组的副组长。1983年8月,“人工熊胆”项目正式立题,沈阳药学院(后改名沈阳药科大学)一批科研人员和辽宁省医药研究所(后改名为辽宁省医药工业研究院)共同参与。 人工熊胆临床试验未获药监局审批 和人工熊胆一起陆续进入研究的,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虎骨,上世纪90年代末都纷纷投产,王永金和他的老同事们给记者列了一张时间表,人工熊胆研制从1983年开始,六年实验室阶段,1990年就经国家药监局审查合格,按照指定的6家药品试验基地医院开展临床试验,1992年报请国家药监局审批。 从1992年到2007年,课题组多次补充临床试验,始终未能获得药监局审批,也同样没有等来一个拒绝的理由。“人工熊胆”课题组的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老师已经退休,课题组长已经辞世,曾经为课题组跑过多年外联的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姜琦一再表达自己的不解。 姜琦:你不管我们怎么地,如果我们有问题,你可以下正式文件,我们可以修改,可以补充。但无论如何,不能长期这么压着,不下文件批复,我们搞科研的这些人看来,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如今,老人们的学生姜竹泉执掌研究所,他说,“等不下去就另谋出路”。 姜竹泉:最多再等一等,看一看到今年年底,如果国家再不批准,我就转到国外合作了,没办法。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