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时政动态 >> 正文
新标准是落实七次环保大会的重要举措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847    更新时间:2012/3/6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阶段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转变。
  新标准顺应新形势,更加强调完善评价体系。当前,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量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在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一些区域PM2.5和臭氧污染加重,大气污染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形势严峻。新标准体现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8个字,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更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污染物项目的分析方法,增加了自动监测分析方法。新标准的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新时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是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公众需求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新标准体现新思路,更加强调保护公众健康。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环境,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我们逐渐认识到,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新标准强调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扩大了人群保护范围。尽管新标准实施后将会有2/3的城市不达标,国务院依然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充分体现了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对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新标准修订的调整和创新,必将对今后一系列环境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也将对调整环保工作的方向和创新环保工作思路产生深远影响。
  新标准引领新方向,更加强调改善环境质量。国际环保经验表明,环保工作通常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一是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为核心,二是以环境质量控制为核心,三是以风险防控为核心。3个阶段依次出现、逐步提升。我国压缩型、复合型的污染特征,决定了这3个阶段相互交叉重合。以新标准实施为标志,我国环保工作将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阶段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转变。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也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根本措施。这一转变意味着环保工作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
  新标准呼唤新举措,更加强调协同防控。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开展PM2.5监测的关注度很高,今后,如何治理PM2.5将会成为重点。实施新标准、开展监测和公布数据只是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第一步。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一大进步,也是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的一大转折。新标准实施后,不仅要求各地政府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控,也需要社会各界从生活习惯、消费模式等方面贡献力量;不仅要求加强工业领域污染减排,也需要加强农业、机动车、交通等领域污染减排;不仅需要强化控制局部污染和个别污染物,也需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
  新标准引发了广泛关注,寄托了太多期待。目标已经基本明确,思路已经逐渐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已经给出,各级政府不仅要继续做好PM2.5监测的准备工作,更要积极谋划长远治理措施。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