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饮食·标准 >> 食品安全 >> 正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受关注 专家:毒蛋白基因安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数:670    更新时间:2012/3/19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是人们对转基因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停止,因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农作物会获得更快的生长速度,更高的产量,甚至能够防虫害。

  但是正是这个防虫害的功能让转基因食品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论。有人说,连虫子吃了都会死,这种东西会不会也对人体有危害?中国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抗虫基因只针对于某种特定类的昆虫

  目前在社会上质疑声较多的是抗虫转基因作物,有观点认为转基因抗病抗虫的功能来自于毒蛋白基因,虫吃了会死,人吃了怎么办?目前,我国应用在抗虫棉和抗虫水稻上的都是同一种抗虫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谢家建告诉记者,抗虫基因不是说所有的虫子都会被干掉。 

  谢家建:虫子都能杀死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只能杀某种特定类的昆虫,对其他的不是这个科、这个目的昆虫基本没有什么作用,我们(转基因)水稻也是对它一些主要的(害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性,对其他一些水稻田的昆虫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而对于这种观点所提到的毒蛋白基因,谢家建也做了详细的解释。

  谢家建:采用的这个蛋白基因是非常专一性的,这种蛋白来源于一种细菌,这个细菌作为一个生防(生物防治)杀虫剂已经使用了70多年,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发现它对人有什么坏处,对人有什么毒性或者过敏性都没有。而且我们抗虫的棉花、美国的抗虫玉米,这类基因大规模商业种植已经十多年了,也没有任何一例报告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就说明这个基因从长期使用来说也是安全的,我们在商业化转基因过程中也是安全的。

  目前转基因作物还没有进入市场

  2009年8月农业部批准了两种水稻、一种玉米的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从那儿以后,关于转基因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利益之争的问题就引发了讨论。两会前夕,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二条特别提出,“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表示,目前转基因作物还没有进入市场。

  陈锡文:关于转基因的玉米和水稻,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它可以商业化的生产,所以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抗虫水稻已经获得农业部安全证书

  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万权表示,不论是不是转基因品种,一个新品种出来以后是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够使用的。

  陈万权:新品种出来以后不管是转基因的、非转基因的,出来以后经过两年的区域实验,就不同区域实验产量比较、品质、抗病虫能力的比较,再加一年生产实验,来看能不能在生产上用。两年的区域实验一年的生产实验,通过专家评审以后说通过审定了才可以,是这么一个程序。

  对于已经获得农业部安全证书的抗虫水稻,谢家建表示如果要商业化生产还要拿到种子许可证。

  谢家建:抗虫水稻是2009年获得了安全性证书,一个品种要进入商业化生产还要拿到种子许可证,经营销售,现在也就是说它可能还没有完成后面这些审批,还没有真正的能够种到地里去。但是这个不是它的安全性的问题,因为只要拿到安全性证书,我们就认为它是安全的。

 

 

文章录入:user7    责任编辑:user7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