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554 更新时间:2012/5/8 |
|
尽管近日申城气温飙升,然而当我国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已均已提早入夏时,申城却尚未入夏。 申城入夏标准更苛刻 事实上,从5月3日至今天,申城跟上述地区一样,已然符合“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超过22℃”的入夏标准,为何上海市气象局并未宣布入夏呢?对此,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朱洁华表示,上海的入夏标准与其他地区并不相同,必须为“‘立夏’之后,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超过22℃”才为上海气象意义上的入夏,因此申城入夏倒计时于5日立夏当天才启动,由于9日申城将迎来降雨降温,因此5日能否入夏还得看9日当天的实况气温。 据气象台统计,1971-2000年申城常年入春、入夏时间分别为3月25日和6月2日,而1981-2010年的常年入春、入夏时间则已分别提前至3月16日和5月28日,分别提前了9天和5天。2009年5月6日还创下了申城百年来最早入夏纪录。这是否意味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申城的春天和夏天正越来越提前呢? 对此,朱洁华表示,从目前研究来看,申城入春、入夏时间的提前和全球变暖并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入春、入夏时间的提前并不意味着当年春天、夏天就一定气温偏高,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即便今年迎来139年来最早的夏天也不代表今年夏天就一定热,“入春、入夏之后仍会有不稳定性,仍可能遭遇较长时间的低温”。 如2009年是百年中最早入夏,但夏季总体并不太热,高温日数更是只有8天。而2010年是近十年最晚入夏,但当年夏季极热,出现了30个高温日,且连续多日39℃高温,甚至出现了40℃的极端高温。去年5月13日入夏,也较常年偏早,但去年高温天数只有24天,较近10年来26天的平均高温日数反而偏少。 本世纪以来,四季模糊,尤其是春季和秋季偏短,已成为上海的气候特征。申城百年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冬夏长、春秋短这一气候特征较为明显。1971年至2000年,上海春秋季平均持续期分别为69天和62天,而夏季和冬季平均持续期分别为117天和115天。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春秋还将继续被压缩,是否受全球变暖影响? 对此,朱洁华表示,如果是受全球变暖影响,冬天也应该相应缩短,从目前研究来看,春、秋持续时间有早有晚,并没有呈现直线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仍属于正常范围。 部分地区提前15天入夏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兵表示,目前,我国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已经入夏,其中除海南大部地区在3月初即入夏外,华南大部及云南南部、贵州南部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入夏,江南南部和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入夏。与常年比较,上述地区今年入夏时间普遍偏早五天以上,其中广西东部和西部、云南南部、四川东部偏早半个月以上。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丞虎解释说,4月末至5月初,青藏高原东南侧地区热低压强盛,使得近期广西等地受热低压系统暖干气流的持续控制,出现异常高温。与此同时,华北、黄淮地区受暖高压控制,高压区盛行的下沉气流,使得大气辐射增温作用显著,导致近期华北等地气温明显偏高。 据了解,按照全国入夏标准(平均气温连续五天大于等于22℃),常年入夏时间华南大部一般在3月至4月;西南大部、江南、江淮、黄淮、华北、东北西部、西北东部及北疆部分地区一般为5月至6月;东北东部及甘肃大部、内蒙古和新疆的部分地区为7月左右。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