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时政动态 >> 正文
核安全规划近期将再审议 安全门槛提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604    更新时间:2012/5/11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9日召开的中国电力与能源研讨会上透露,国家近期将审议已制定完成的《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专家表示,这预示着核电可能重启,但安全标准将升级,需要更高的准入门槛和安全投入。
  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国务院于2011年3月16日出台核电“国四条”,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据悉,今年两会期间《核安全规划》上报国务院,但被要求进一步修改。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经历了多次修改,迟迟未获批。
  “规划要让政府和公众对核电有信心,也就是说必须是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安全的标准。而当前在规模目标、审批区域、技术路线这些方面意见分歧还比较大,这些都是规划里所要解决的。这些解决不了,核电项目怎么批。”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解释说。
  目前关于核电规模的下调已经成为共识,但下调幅度具体为多少尚有争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一位资深成员告诉记者,“十二五”末建成核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的目标,可能会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调低一些,但仍然会保持足够的量,如6000万千瓦或7000万千瓦。
  据了解,福岛事故之后,国务院曾委托中国工程院进行一项名为《中国核能发展再研究》的咨询课题,从安全性、规模与速度、支撑能力、对策与建议四个方面对中国核电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其中,关于2020年前中国核电基本情况的第一期报告已于2011年年底交给国务院,而第二期报告2012年3月1日刚启动,主要是从可持续的角度进行核能长远发展研究。“第一期报告里对我国核电发展的情况基本上是肯定的,所以说2020年的装机规模不会有大的变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原副主任顾忠茂表示。
  上述协会专家表示,福岛核泄漏爆发之前,中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五大核电集团在装备制造方面总计投入了250亿至300亿元。此外,对于项目业主而言,每千瓦建设成本已从此前的12000元涨至15000元,百万级核电站则需150亿元;“在新建核电项目‘解冻’前,这些投入将面临打水漂的风险,长期没有项目,大量高技术人才将被闲置”。但他表示,一旦“解冻”,承担较多业务的企业(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机等)以及承担更多锻件的中国一重将率先受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开闸”的将是核电安全标准的升级,以及可能到来的高成本时代。顾忠茂指出,虽然全国核电安全大检查没有发现在建项目有重大安全隐患,但核电的安全门槛仍将提高,尤其是在内陆地区。
  在修改后的《核安全规划》中这一点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据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一位资深专家介绍,《核安全规划》仅提供标准,不会涉及具体堆型,不会倾向于某个核电集团,但这一标准将跻身全球最严核电安全标准之列。
  目前国内运行的核电站包含来自多个国家的多种技术。中国在引进核电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以CNP1000和CPR1000为代表的二代技术是当前国内的主力机型。随着对核电安全性的要求上升到新高度,“核安全改进的技术要求也是当前讨论的主要问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称。
  “采取新的安全标准之后,对于不同堆型而言,每个核电站将新增数亿到数十亿不等的安全成本,占总成本的10%至20%。”秦山核电二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臻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