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为各大连锁药店提供可观盈利的“副业”——保健品、日用品等商品销售开始被叫停。
据新华网方面援引江西省社保局的消息,7月1日起,江西省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内不得摆放和兼营日用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非药品类商品,不能针对医保消费做促销。违反有关规定,1年内被查处两次及以上的,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
江西省这则整风禁令看似突然,其实是全国范围内多个省市医保监管单位陆续加强管制的延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辽宁省、江西省、四川省成都市等多个省市地区均已明令在医保定点药店内禁售非药品类商品。
“这种违规的交易很普遍,无论是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都是如此。一些非药品类商品只是不在柜面上陈列,通过替换商品的方式来交易,最终都是套取医保卡内的资源,对医保体系造成了损失。”一位知名零售药店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潜规则下的“副业”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进入攻坚期,为解决备受诟病的“以药养医”等问题,多个省市开始进行“医药分开”的革新尝试。其中,北京市部分市属医院在今年就已启动了医药分开试点工作,实行门诊病人按处方去零售药店购药的做法。
在此背景下,配合医疗方面的体制改革进行,下游药品流通零售环节的医保定点药店整治也开始启动。
目前,各线城市的众多颇具规模的药店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药品销售的“本行”之外,开辟出越来越大的区域进行其他非药品类商品的销售,希望以“副业”补充“主业”的盈利,应对市场环境的考验。
前述药店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是医保定点药店,销售非药品类商品并不存在问题。只是现在许多医保定点药店都是顾客刷医保卡购买非药品类商品,这就属于违规了。
“据我所知,有医保定点药店做了不少应对措施。比如,很多消费者虽然刷的是医保卡,但是买的都是非医保类商品。实际操作中是在结账时找个药品替换,结算后实际流通的则是非药品类商品。或是一些零售方把药店区域一分为二,一半卖药品,一半卖非药品类商品,由工作人员从中开设小门,将商品串通过来卖。”该药店负责人指出。
记者从总部在江西省南昌的开心人药店方面得悉,公司目前暂时没有接到江西省的这一禁售令。“开心人药店确实有销售化妆品和保健品,但是只包括药妆和有‘蓝帽子’认证标识的保健品,未存在类似的违规操作。”开心人药店负责对外事务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而对于新规的必要性,各方均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该药店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国家“医药分开”政策是大势所趋,社保局做出这样的要求也是必然的,可视为国家为医保政策和医药分开做准备。从实体店来看,医保定点药店划医保卡产生的金额占总体销售额的三分之一,甚至50%的程度,下一步医药分开,这个比例会更高。
“试想,就如同医院中卖一些非药品的商品一样,以后医院和药房实现医药分行,病人配药就转由药店去进行。没有现阶段的严格治理,分开之后会出现更多更大的问题,以后就更控制不住了。”该负责人表示。
保健品商受冲击
记者获悉,现阶段全国各个省市医保定点药店的现实情况和监管严格程度都不尽相同,因此造成连锁药店在不同地区的医保定点药店数量和销售份额也不一。
偏安于华东上海的复美大药房公关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地区来看,医保定点药店的资质要求相对比较严格。“目前复美大药房全部470家左右的实体门店都在上海,其中医保定点药房有49家,占总体十分之一左右。”
“医保定点药店作为一个整体,当中会划出一块专门的医保用药销售区域。医保局会对这一区域的面积和销售品种做出规定,店家必须符合面积要求和销售目录范围。而在医保区域之外的销售品种,医保局并没有做出规定。”复美大药房方面表示,“公司药店医保用药区域外都有销售保健品、日用品等商品。”
她透露,公司医保定点药店的实际销售额中,药品和非药品分别占七成和三成。其中仅保健品销售就占到总额的7%-8%,“因此,一旦禁售的话,保健品这一块业务就将受到这么多影响。” 不过,她同时指出,目前公司在上海方面暂时还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
一旦禁售令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保健品等商家而言,这一新兴开发的渠道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这些连锁药店的网上药店渠道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因为网上销售不能刷医保卡,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违规。而在实体店中,这样撤出对那些保健品、药妆、日用品的公司确实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卖得最好的保健品公司。”前述药店负责人指出。
重拳即将出,如何打至实处成为焦点。去年7月31日起,成都市千余家医疗定点机构和3427家定点零售药店内被要求“不再允许摆放、销售日用品、主副食品等非药品的商品,违规者将取消其定点资格,至少4年内没有资格”。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事情不容易解决,监管有着比较大的难度。不过,这得看相关部门具体的处罚力度。如果发现后能严控执行,对违规的进行摘牌等强力处理,那样就会比较有效果。”上述药店负责人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