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海外抢注多家中国企业商标引起强烈反响,专家们认为:自欧美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企业实施大规模的反倾销以来,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已开始成为某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新的趋势。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准备走出去发展的企业,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保持高度警惕。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连日来,西门子(含博世-西门子及西门子所属公司)恶意抢注海信、东林等7家中国企业商标的事件,随着海信将去德国应诉博世-西门子所告侵权案消息的传出,再度引发中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该案即将于4月14日在德国科隆开庭。这是继2000年西门子欧司朗与飞利浦、西凡尼亚等一起为阻挠中国节能灯企业“走出去”,先后三次发起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反吸收、反规避诉讼以来,爆发在知识产权层面的最为激烈的纷争之一。
如何加强中国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为他们的海外商标反抢注维权提供法律及各方面支持,以避免遭受损失,同时进行有效的商标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发展,为外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广阔的市场,外国企业到中国来享受了很多的优惠,得到了很多的实际利益。但是,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一方面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取重大经济利益,一方面又蓄谋已久,抢注多家中国企业的商标。对于独创性商标的抄袭,违反《知识产权法》的精神与原则,这不仅为中国品牌国际化设置了障碍,而且也是对现代国际市场竞争秩序的严重威胁。
国内一些企业认为,外国的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比较规范,其一般不会采取“小动作”,事实却告诉我们并非完全如此。
对于商标纷争已经到诉讼程序的案子,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认为,希望中国企业能够下定决心,奋力拼搏。同时,也要认识到事情的艰巨性、复杂性。他还告诫更多的中国企业,不要一相情愿地认为市场上还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分,不要想大户人家不做贼。
这个案件反映出我们的企业在知识上、在文化上、在市场的规律认识上有头齐脚不齐的现象,知识有欠缺,方法有欠缺,最后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所有中国企业都要通过这些案子吸取教训。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在我们谈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时,每个企业应当是平等的。有些大的公司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借助其在市场的有利地位,滥用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的制度,这种做法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