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488 更新时间:2012/8/30 |
|
湘江,北上穿行湖南全境,入洞庭,通长江,养育着沿岸4000多万人。湘江的污染牵动着决策者,更牵动着数千万湖湘百姓。7月下旬,记者随湖南省人大“三湘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从湘江源头溯江而下,既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污染景象,也看到一些治污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 石期河畔锰渣堆放长野草 永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贬黜地。《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中记载永州有“青枝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来到湘江一级支流石期河,在其上游的石岩头镇大河坪村,记者看到一条透明见底的河流穿过村庄,站在河里的村民顺势将手中活蹦乱跳的鱼儿扔给岸边的小孩。 然而,顺着石期河往下游走,宜人的风景逐渐被矿区的满目疮痍所代替。行至零陵区锰矿开采区珠山镇九支尾村时,记者看到路边随处堆放的锰渣,小山一般,长满杂草。随行的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李意云说:“几场大雨冲下来,这些尾矿废渣可能全部被冲入湘江的一级支流石期河中!” 零陵区是湖南省四大产锰区之一,每年涉锰税费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50%以上。“污染持续下去,珠山镇将成为下一个‘三十六湾’。”李意云担忧地指出。 湘江上游郴州市的“三十六湾”因无序开矿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成为湘江污染最严重地带之一。 甘溪河道宛如“西北大漠” 郴州自古被称为“林中之城”,也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但有色金属的无序开采也曾给绿色的林中之城“抹了黑”。 在郴州临武县三合乡甘溪坪村,一片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滩涂地赫然闯入眼帘,仿佛“西北大漠”。仔细看才知是湘江支流甘溪河上游的“三十六湾”矿区冲下来的含重金属尾砂,尾砂下面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几年前,更令当地居民感到害怕的是下雨时尾砂形成的“泥石流”随时可能淹没村庄。 好消息是,2006年开始,郴州市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采用“休克疗法”关停矿区上千家采选企业,从源头上遏制了尾矿的产生。临武县通过多方筹集,拿出1800万元修建房屋,将甘溪村整体搬迁至安全地带,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无虞。 记者在甘溪村看到,村民们现在住的房子宽敞明亮,远离河边。甘溪村村民最大的期盼就是,“大漠”早日消失,让河水清脆地流淌。 “百年老矿”水口山不堪环境重负 衡阳常宁市水口山,有“世界铅都”之美誉。然而,在数百年的铅锌矿开采过程中,历史遗留的废渣、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等问题频频“报警”,让这个“百年老矿”不堪重负。 水口山的历史老账由来已久,仅水口山松柏废渣场就堆存着1978年以来的近800万吨重金属污染危险固体废渣。这些废渣露天堆放着,和当地7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混合着堆放在一起,成为一座废渣山。整个水口山地区的危险固体废渣,成了一颗隐形炸弹。 在废渣山现场记者看到,几百平方米的山头上,覆盖着一层黄土,土堆上偶尔夹杂着焚烧后的黑色残渣,土堆的旁边各种生活垃圾和建筑废物混杂堆积如山,臭不可闻。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投资5.5亿元的水口山历史遗留含重金属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工程计划今年实施,而常宁市也计划到2013年12月在水松地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生活垃圾与固废混合问题。 清水塘何时再成“清水塘”? “我们现在把设备搬到霞湾港,租了民房,24小时值守,每两个小时监测一次,连过年都不敢休息。”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李必农说。 株洲市清水塘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湘江流域污染最重的地区之一,境内的“一江四港”都是污染重灾区。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清水塘内全长4.3公里的霞湾港,就有大量的超标工业废水通过霞湾港直排湘江。2006年,因霞湾港超标排放而引发的湘江镉污染事件引起了全国关注。 当记者来到霞湾港采访时发现,这里水质已经比较清澈。正在组织施工的陈朝阳表示,以前这里臭气扑鼻,水体呈黑、绿、黄、白等各种颜色,排放口像瀑布一样。随着一些企业相继关停,这里污水量明显减少。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霞湾港治理工程于去年11月开工,受重金属污染的底泥将被挖出处理后填埋,污水也将通过进化处理后再排放。 竹埠港“退二进三”造新城 被列入湘江重金属治理重点地区的湘潭竹埠港,不足2平方公里,化工企业密布。下游十余公里,即是湖南省会长沙,几百万人口汲取湘江水饮用。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竹埠港地区原来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化工企业逐渐在此落户,高峰时期竹埠港有70多家化工企业。这些化工企业使得人们一度对竹埠港污染谈之色变。“四年前,外地人连从我们村路过都不愿意,尽量绕着走。种稻收的都是瘪谷,一阵风把化工厂废气带过来,地里种的菜菜叶就黄了。” “竹埠港还在生产经营的27家化工企业,明年年底前将全部关停退出。按照‘退二进三’(退掉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战略规划,十年之内,竹埠港将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商的现代化物流商贸新城。”湘潭市岳塘区区长谭浪说。 化工企业退出竹埠港对湘江治理具有样本意义,“竹埠港能做到,清水塘也应能做到,水口山更应能做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如是认为。 七宝山“七宝”取尽防一害 一曲《浏阳河》唱尽几道弯,浏阳河在长沙城区注入湘江。在浏阳市七宝山矿区,一片面积不大的新树林吸引了记者眼帘,这里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施工车辆往来不断。 浏阳河流域的七宝山矿区,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等“七宝”而得名。随着矿山开采的废渣越堆越多,这里逐渐成了湘江中下游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正在施工的是硫铁矿历史遗留废渣及部分堆浸废渣场的治理工程,这些废渣重量达300万吨,目前启动的是一期的治理工程。 已经有数千吨废渣被填埋,上面栽种了3万余株杉树苗和800株杨树。 记者站在对防废渣的半山腰,看到山脚下挖掘出的泥土堆在旁边,施工人员开始做底部防渗处理。不远处,一座废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今后,对流经废渣填埋场的雨水都要进行集中处理,达标之后才允许排放。”浏阳市副市长蒋国平对记者说。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