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上涨2.0%——9日公布的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数据,比创下两年半来新低的上月,小幅反弹了0.2个百分点。
CPI涨幅重返“2时代”的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达到3.5%,创出34个月新低。
在物价反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可能进入左右为难的观望期。
食品涨价推高CPI
2%或是年内拐点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向记者表示,蔬菜、肉禽、粮食等食品类价格是影响CPI最重要的因素。
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
“国际粮价走高、猪肉价格因中秋、国庆双节因素上涨等导致食品价格回升,导致8月CPI涨幅在连跌4个月后出现反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则表示,2%的上涨幅度符合市场预期。
尽管物价涨幅回调,但专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物价进入上行周期。不过,影响物价上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并且不容忽视。
“CPI同比增2%是年内拐点。”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判断,第四季度CPI会缓慢回升,最高可能回升至2.8%。
连平也认为,考虑到经济有弱势回升的趋势,下半年物价的新涨价因素将相对有所增强。但他预计年内物价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全年CPI同比上涨2.8%左右。
“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全年物价上涨压力相比去年仍是明显减轻。”连平说。
货币政策预期现分歧
调控走向待观望
当前物价的反弹无疑挤压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目前稳增长压力尤甚,货币政策调控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央行如何出招备受市场关注。
“目前我国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尤其是7月、8月份以来农副产品价格涨幅明显。考虑到经济仍有下行的趋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将处于左右为难的‘观望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看来,年内还会有一次降准的机会。“降准旨在对冲外汇占款,9月份回笼资金压力不小。”
据记者观察,在流动性调控方面,自二季度以来市场上的降准预期虽从未消散但却屡屡落空,替代降准操作的是央行连续11周的逆回购操作。相比准备金率的下调,逆回购已成为当前央行最为倚重的货币政策工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当前资金比较充裕,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都不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则预计,在未来半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极有可能处于较长时间的空窗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