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657 更新时间:2012/9/25 |
|
一度风生水起的成都光伏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9月20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披露专项调查结果:成都市的光伏产业正遭遇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等带来的困境。调查结果认为,“自救”首先是要通过技术革新,降本增效。“不妨加快新技术材料的研制和引进,提升自身竞争力。” 生存告急 内忧外患产业前景“变天” 2007年,成都光伏产业曾到达巅峰期,在90%产品畅销欧美市场的背景下,成都市光电子产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高达71.4亿元,并迅速形成了以高新区、双流县、新津县为主要载体的光电光伏产业聚集区。但2011年底以来的欧美相关制裁,使整个中国光伏产业迅速露出技术落后、本土市场弱小、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 最大的问题仍是产能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在去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预计今年产能在40GW以上,而全球的预计需求量也就20GW。 “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成都企业也不例外。”调查报告以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销售价格为例,“去年1月份的硅片售价为5.74元,今年3月份已跌至1.75元,其余材料和组件的售价也惨跌,企业目前正面临生存挑战。” 长期依赖补贴,也使企业在面临市场震荡时,丧失有效的竞争力。目前,成都的光伏企业中,除了较大的企业有不断进步的技术革新,且做好了裁员准备来躲避风险外,大部分小企业包括上游多晶硅企业已岌岌可危。 此外,资金紧张、债台高筑也成为光伏企业的闹心难题,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供货商堵门索债的情况。 秣马厉兵 技术革新有望度“酷寒” 新兴产业发展,必将面临企业和市场逐步洗牌带来的阵痛,但也有企业将其视为机遇。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认为,“这是秣马厉兵的有利时机。” 但如何能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调查报告认为,成都光伏产业有望通过“三招”翻身。 首先是进行技术革新,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必须要发展新光伏发电技术,通过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单位面积发电量,降低单位面积发电成本。”报告认为,地价已成为影响发电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新技术材料的研制和引进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进行市场自救。报告建议本土企业加强电网建设,使之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尤其是在西昌等适合发展太阳能电力的地方,努力扩大内需,优先消化国内库存,保证资金及时回流,减少企业生存的资金压力。 政府也需匹配专业的政策引导,比如鼓励地方供电公司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或者利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那些按计划淘汰落后设备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等。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