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与商品 >> 问题商品 >> 正文
蟹钳里塞人造肉迷惑顾客 商家对仿生食品秘而不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食品科技网    点击数:458    更新时间:2012/10/19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蟹钳里塞人造肉迷惑顾客

  商家对仿生食品秘而不宣 建议制定有关规范明示

  在六个巨型蟹钳的映衬下,这盘售价在36元的香辣蟹钳年糕显得格外诱人。但等食客准备入口时却发现,这蟹钳内并非是蟹肉,而是一种仿生蟹肉,也就是俗称的蟹肉棒。近日,本报114新闻热线接到市民反映称,在城隍庙的一家饮食店用餐时吃到的蟹钳竟是人造食品,店家没有明示,有欺诈嫌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在餐饮中确实运用到了不少仿生食品,但为了能让人产生一种"物美价廉"的错觉,不少店家在销售时并没有明确标明,给顾客造成了误解。

  事件:仿生肉充蟹肉

  上周末,孙先生带着外地来沪的大学同学去了城隍庙。同学想尝尝上海特色小吃,于是孙先生便带他们进了城隍庙一家规模不小的餐饮店。这家店是敞开式的餐台,一些样品菜式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孙先生等人也就如此点单。同学从内地过来,对海鲜类的食品比较感兴趣。孙先生一眼看到,在餐台的正中央,有一盘名为蟹钳年糕的菜式色泽艳丽。 "蟹钳一个个都很大,看上去里面的肉也十分饱满,应该味道不错。 "孙先生于是点了这道菜。

  坐下来不久,服务员就把蟹钳年糕送了上来,孙先生等人迫不及待地就开吃。按照习惯,孙先生会在蟹钳的两头各咬一个口,再用筷子将里面的肉捅出来,可那天奇怪的是,当他夹起一个蟹钳,还没用上牙齿咬,蟹钳里的肉就完整的、滑溜溜的,自己掉了出来。孙先生一看,蟹肉非常光滑,而蟹钳内也不留一丝残余。 "这肯定不是真的蟹肉。 "孙先生心下生疑,于是找来服务员询问。服务员听了后也毫不讳言:"这是仿生蟹肉。 "

  仿生蟹肉不就是蟹肉棒吗?孙先生有些忿忿:"商家在销售的时候不讲清楚,给顾客造成误解,有欺诈的嫌疑。 "

  店方:价格决定真伪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城隍庙的这家餐饮店,虽然不是周末,但由于城隍庙是上海一处知名景点,中午前来就餐的顾客并不少。为了能让客人直接看到菜品点菜,店家在醒目的位置放置了餐台,上面陈列着各种菜式,顾客看后可以直接到账台付款然后凭票取菜。而市民投诉的这盘香辣蟹钳年糕就被放置其中,一旁的服务员热情地向食客推销。在一旁的价目表上,这盘菜价格为36元一例。

  见记者有兴趣,一旁的男服务生立即上前询问并向记者介绍菜肴。当被问及蟹钳是哪种螃蟹的钳子,这名服务生一下子无法表述,只是说就是一般的蟹钳。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为何里面的肉看上去和普通蟹钳不同时,这名服务生才吞吞吐吐地表示里面塞的是蟹肉棒。既然是蟹肉棒,那就不属于蟹钳,为何不在菜牌上标识?这名服务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此时一旁的服务员称,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价格怎么可能吃到那么大的蟹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这家餐饮店有销售类似仿生食品外,有不少销售海鲜炖蛋、虾仁炒面的店家用的食品素材也涉及到此类食品。在一家店销售的海鲜炖蛋中,炖蛋上躺着几枚虾仁,看上去比一般的虾仁要红,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魔芋做成的虾仁。"这是素虾仁,和虾仁口感差不多的。 "一位服务员这样解释说。

  建议:规范仿生食品

   "仿生食品并不是我们餐桌上的稀客。鱼丸可能只是 ’丸子状的添加剂’,但是消费者可能根本不知道、看不出来,甚至也吃不出来。 "从事食品加工业十余年的顾先生一语道破天机。有的时候,仿生食品通过工艺改良,甚至能在口感上超越原生食品。但是从营养学角度看,仿生食品虽然味道鲜美,其营养价值却较低,只能当成休闲调味品,不宜经常吃。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进入市场的仿生食品有:人造鸡蛋、人造对虾、人造螃蟹肉、人造鱼翅、人造瘦肉、人造大米、人造苹果、人造咖啡、人造花生、人造海蜇皮、人造菠萝、人造牛肉干、人造燕窝、人造虾仁等。这其中,产值最大的当属海洋仿生食品--以低值鱼加工而成的鱼糜为主要原料,从形状、风味、营养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而加工制取的一类食品。各种鱼丸即是最常见的海洋仿生食品,此外,虾球、虾仁、蟹肉棒、蟹黄丸、蟹钳、干贝……市场上此类产品一般都属于"仿生"或"模拟"食品。

  颇有意味的是,很多时候厂家明明知道自己生产的食品为 "仿生食品",但并未在包装袋上给予明示。包装袋上印有蟹和虾图案,同时名字也写为"鲜虾丸"、"蟹黄丸".

  "现在的仿生食品越来越多,消费者要吃得放心,还需要国家制定更细的标准,对食品原材料含量进行规范,同时也需要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规范仿生食品包装。 "顾先生说。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hguang8379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