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铁产业当前陷入全行业亏损困境。记者近日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调控政策应跳出单纯靠行政手段控制产能的惯性思维,更多运用利益调控手段。建议将“税价机制”作为调控新抓手,通过税收和价格联动影响市场供需,形成落后产能自动退出之势,防止“越调越高”。
行政调控弊端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从2000年以来,调控政策的主线一直是“控制总量”,在措施上以高炉、转炉容积大小制定淘汰标准。这种行政管制手段一方面缺乏可操作性,比如设备、产能等指标难以核实;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跨过门槛得以生存,纷纷汰小上大,钢铁产能不减反增。“行政审批式钢铁产能调控政策已经出现弊端,没有遏制住钢铁产业产能迅猛扩张。”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落后钢铁产能的节能环保投入少,产品成本低,企业利润高。在利益刺激下,市场配置资源的能量远远超过了行政管制,有的地方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受访专家说,中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手段理顺利益关系,在政府权限内通过税收等调控政策引导产业,大幅减少落后产能企业的利润和交给地方政府的税收。
税价+环评
像钢铁产业这种利益推动型产品,市场的力量远大于政府。“宏观调控要做到顺势而为,必须通过调控利益结构破解顽疾。”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薛志敏说。
薛志敏说,应该用好税收政策。税收杠杆可以“四两拨千斤”,比如过去小酒厂税率高,税收归地方,结果各地酒厂泛滥,1994年税制改革后征收消费税,收入全部归中央财政。地方没有利益推动,小酒厂少多了。
薛志敏认为,中央政府可运用“税价机制”,即通过系统设计税收体系从而影响供需,实现税价联动。薛志敏还特别提出,“税价机制”的核心是政府依法设计税收体系。
多位专家建议,钢铁调控要将环评标准与“税价机制”相结合,使得不符合能耗、环保标准的企业没有利润,地方政府没有税收,在利益关系上形成自动退出机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当前中国钢铁企业实际税负差别很大,如同一个省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吨钢实际缴纳所得税外税金275.43元,而两家小型钢铁企业吨钢上交除所得税外税金分别为44.21元和31.45元。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提到一点,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建筑用钢仍占钢铁需求的一半左右,不能简单地以品种、高炉容积大小区分先进还是落后。
环保税探路
据王大勇介绍,当前,河北、山东等地已经或正在申报“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
薛志敏建议,可以借助当前河北省申报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的契机,从试点开征“环保税”切入,为全国开征“环保税”探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葛察忠说,这项收入可以用于建立“钢铁产业调节基金”,由中央和河北省持有,专项奖励优势钢铁企业环保、技改投入。在这之前,建议国家加快建设钢铁企业环保监测网络,为开征“环保税”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