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节能生态 >> 正文
陕西榆林今年因采矿现18次地震 村民称难忘恐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632    更新时间:2012/11/23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今年6月23日上午9时许,榆林市榆阳区一连发生两次地震,城区震感明显,高层建筑大多发生轻微摇晃。地震发生时,刚从西安一家企业总部调来榆林分部工作的王海东,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他一度不能站稳,头还有些晕。王海东准备往出跑,却发现屋内其他几个同事没有动,若无其事地仍在工作。

  “地震可能是附近的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的。”同事告诉王海东,榆林城区几十公里外就有许多煤矿采空区,塌陷地震近些年常发生,已不稀罕了。

  塌陷地震也叫矿震,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据榆林市地震局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榆林地区已发生了2.0级以上矿震76次。频发的塌陷和地震,越来越让榆林市政府和群众感到采空区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治理也陆续开始付诸实施。

  问题严峻

  多县区存在大面积采空区

  最多一年发生19次塌陷地震

  其实,像王海东这样的外地人,很难理解榆林地区大量存在的采空区造成的影响。“10年前,塌陷地震对于榆林人来说肯定也无法理解,但是,现在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说明了采空区的问题已相当严峻。”榆林市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榆林发生塌陷地震一般与煤矿开采有关。目前,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区等地都存在较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区。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到,榆林市各县区已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

  据榆林市地震局数据显示,榆林市最近一次塌陷地震是11月3日发生在神木县的2.9级地震,这已是该市各县区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8次地震,震级最高是3.3级,包括6月23日上午发生的两次地震,全属于塌陷地震。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全省今年以来,其他地区的地震也只有12次。

  榆林市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塌陷地震也叫矿震,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陕西省最早记录的塌陷地震于2004年10月发生在府谷县,震级4.2级,也是目前为止榆林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最大地震。

  榆林市地震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至2011年榆林地区发生2.0级以上塌陷地震58次,加上今年目前共发生了2.0级以上地震76次。其中2008年一年发生19次。这些地震,虽然震级小未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频发地震,造成了当地土地塌陷、湖泊萎缩、河水断流、居民房屋受损,不少人被迫迁移家园。

  积极调研

  政协委员建言采空区治理“煤矿实行充填开采”

  2012年伊始,治理塌陷区煤炭充填开采与环境保护工作就成为榆林市榆阳区政协的一项重要协商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今年年初,榆阳区政协副主席张崇厚、刘侯义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区煤炭、财政、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和当地部分矿区进行调研,有的还赴河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经过调研,他们主要发现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榆阳区除少数煤矿回采率接近75%外,全区采区回采率不到40%;其次,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榆阳区煤炭工业主要以开采原煤为主,绝大部分都以原煤生产销售为主。煤炭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全区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0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5%左右。

  生产效能较为落后也只是一方面,当煤层被开采过后,出现的采空区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日益显现,更令考察人员忧心忡忡。据调查,榆阳区共形成采空区面积29.7平方公里,塌陷面积4.9平方公里。全区23个煤矿有12个矿井因采煤引发了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据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报告,煤矿开采使得榆林区域的地下水位由过去的5至7米下降至16米以下,靠近采空区已无浅层地下水。

  “说一千道一万,不改变思想观念,肯定什么也做不好。”组织此次调研的张崇厚说,据有关方面测算,采用传统方法采煤,平均每采一万吨煤就会塌陷0.2公顷土地,仅2011年榆阳区就生产原煤3081万吨,将会引发616.2公顷土地塌陷。“煤矿开采应该迅速改变掠夺性传统开采方式。”

  政协委员们对治理采空区的主要建议有:一是煤矿企业采用充填法的生产方式,研究、试验适合的充填材料、充填技术,积极推动在条件成熟的煤矿先行试点,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区有条件的煤矿都能实行充填开采;二是开采、充填与新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立法保障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生态脆弱区的推广。

 治理行动

  正在开展填充式开采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

  “今年计划启动15个煤矿涉及1661户、5654人的搬迁安置工作,一批移民相对集中区正在建设中。”榆阳区煤炭局居民安置计划负责人梁文治说,目前,为了解决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政府对矿区居民因煤炭开采造成生产生活影响进行的统一补偿,也是规范煤炭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政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榆阳区将吨煤提取2元的标准调整为吨煤4元,其中70%用于对矿区范围内有直接影响的村组进行补偿,30%用于全区统筹使用。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民营小煤矿不规范生产,造成部分矿采空区分布不明,加上煤矿产权流转频繁,生产者急功近利,留下的欠账到煤矿运营后期无力治理。“每开采一吨煤,预留出治理资金,交进去就不能动。不少小煤矿的生命运转期8至10年,规模小,有的还多次转手,利润比较低,防止企业解体后留下大片采空区无人买单的尴尬局面。”梁文治说。

  “居民安置是治理采空区的前提,技术上仍要克服许多困难。”梁文治介绍,今年邀请了来自北京的科研人员对榆阳区煤炭采空区的分布,进行勘查和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在个别煤矿正在开展填充式开采试验,待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区老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填充式开采还是属于实验阶段,虽然个别煤矿已开始,但效果如何还不能肯定。此外,经济因素也困扰着治理工作。今年煤炭行情不好,现在老采空区治理成本也要上百元每吨,再加上生产成本,如果煤矿一直赔钱,也很难督促其积极配合。成本、观念、技术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榆阳区煤炭局负责人介绍,采用充填法的吨煤生产成本比目前生产一般要高20%左右,吨煤生产成本会增加50元至120元。边填充边开采,尽管成本增加,资源回采率可从不足40%提高到90%以上。从根本和长远上看,这样做不是增加成本而是降低成本,是提高竞争力而不是降低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政府正不断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认识到采用充填开采技术的价值所在,治理煤矿采空区,这条路很不容易,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即使代价再大,也要坚持走下去。

  整体规划

  3至5年下沉区域逐渐恢复地表自然景观

  榆林市能源局调研员、榆林地方煤炭采空区治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国荣长期从事对煤炭采空区的研究工作。

  资源开采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不少煤炭企业在探索充填开采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榆林市治理工作从山东、内蒙古等地煤矿企业吸取了许多经验。

  杨国荣说,榆林是个产煤大市,传统开采方法必然造成采空区。采空区治理按照谁开采,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对地表塌陷,下沉的区域逐渐恢复地表自然景观。从去年开始,榆林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对采空区治理计划启动。第一阶段是普查,今年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对榆林采空区进行普查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探、钻探,预计明年3月份完成全部工作190座煤矿,涉及435余平方公里。普查结束后,将出台更加详细周密的治理方案。“除了政府机构,还有企业自身,对采空区治理的认识仍需要不断提高重视之外,技术上还有不少问题还待探讨研究。”杨国荣坦言,充填开采的成本平均要增加100多元/吨,较高的成本也困扰着煤炭企业,受煤炭市场波动影响,企业效益若下滑,治理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会受影响,用于采空区面积大,需要大量的充填材料,选用适合榆林地区的充填材料,不断降低开采成本,成功探索出一整套治理经验,也是目前榆林治理采空区亟须完成的任务。

  >>村民期盼

  老房住着危险盼早日住进搬迁新村

  “轰隆隆!轰隆隆!大地在颤动,人吓得不知道到哪里去躲?”五十多岁的村民张志南生活在榆阳区麻黄梁镇十八墩村煤炭采空区。今年6月,当地连续发生塌陷地震,他和老伴不敢独自在屋里住。

  张志南在十八墩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原来这个地方,山好水甜,还有湖泊。这几年煤炭开采量越来越大,地面塌陷非常严重,湖泊都干涸了,吃水都成了问题。由于取水不便,庄稼也种不成了。”他说,村里多数年轻人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些老人。他曾寻思着迁居到别的地方生活,但他割舍不下这片土地。

  记者跟着张志南走了一遍十八墩村附近塌陷后的土地,村庄周边到处是起伏的小山包,每走数十米,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地表的裂缝,无规则地曲折伸向远处。村旁村民平时走的小路忽高忽低,不时见到几个坑洞,裂缝最宽处有四十多厘米。雨水常年冲刷,有的坑洞塌陷得越来越深,看不见底。“过去走三轮车、摩托车根本没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地段只能步行……”

  “煤炭开采后,地下都空了,谁能知道地什么时候会塌?”张志南回忆说,一次地震时,他正和老伴在屋里,突然房屋开始摇晃,两人跳下床就往外跑,很快家中的杯子、盆碗不停地往地上掉……“地震持续了十几秒,那种恐惧感怎么也忘不了。”

  张志南指着不远处的庄稼地说,他们全村人最烦心的是吃水问题,人饮、庄稼地灌溉用水非常紧张,而且水浑浑的,喝起来有股苦味。

  如今,唯一让张志南觉得安慰的是,全村人不久就要搬离这片采空区了。“十多年前只有一座煤矿,现在有四座,煤基本被挖没了,资源开发让不少村民富裕了,煤矿拿出钱给我们盖新房,住进新建设的居民区。”张志南说,他们村许多人都期盼着早日住进新区。

  距十八墩村数十公里外的榆阳区牛家梁镇什拉滩村,地底下也有厚厚的煤层。村庄周边有四家煤矿,靠着煤炭资源发家,什拉滩村的人们富裕了,不过他们仍有现实的考虑。

  “虽然采空区暂时对村庄还不构成威胁,考虑到将来,应该提早计划,如果不搬迁,环境恶化后就来不及了。”什拉滩村党支部书记常栓堂说,去年6月,什拉滩村开始在距旧村几公里地外处选址,盖起了一座新农村。这片新生活区里,基础建设超出一般农村条件,家家户户都将住上别墅。

  “村民不用掏一分钱。”村民常武斌说,旧村的房子虽然也能住,但人们心里都不踏实,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什拉滩村地下的煤埋得深,煤矿开采并未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主要是年久失修的房屋出现了裂缝。“雨下的大了,雨水会顺着裂缝流进屋里,时间长了,房屋就越来越不结实,人住着就有危险。”

  “一共280套别墅,每套300平方米左右,全村810多口人都要住进去。”常栓堂说,整个新村预计投资3亿多元,周边每个煤矿出资基础建设费2000万元,加上村里的建设公司、物流公司以及政府支持,预计今年年底,280套别墅的框架将建成。

  常栓堂说,280套别墅建成后,水、电、暖齐全,新村选址避开了地下采空区,届时村民们将重新过上舒心日子。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