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人员通过掌握灭除毒杂草、施肥或刈割、放牧等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特征,揭示了青海黑土滩人工草地结构功能变化规律和机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方法。目前,这一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黑土滩人工草地更新模式、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马玉寿介绍,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三江源地区有1.5亿亩退化、沙化草地,其中失去生态功能的黑土型退化草地总面积为7363.42万亩。
从2005年起,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青海省在三江源核心区域的玉树县、称多县、达日县、久治县、泽库县等五县开展了黑土滩治理试点工作。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大量成果,试点区草地生态功能逐渐恢复。
“由于大面积的黑土滩分布在牧民定居点周围,治理后仍然会作为牧场加以利用,因此,建植放牧型人工草地成为项目研究的关键。”马玉寿说,“项目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为同时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据介绍,项目提出的3项地方标准和草地不同年龄阶段管理方案、维系模式等,为青藏高原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利用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对今后全面完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治理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