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惮于被媒体曝光的“塑料白酒”,一周前还有许多人避之不及的白酒杯,如今却又被陆续举了起来,饮者战战兢兢一杯下肚,只好以“百毒不侵”聊以自慰。
这种现象似乎有些荒唐。为何明知酒有问题,消费者却还在喝?这里面除了难以摆脱的酒席文化所造成的“刚需”,更重要的理由是无论制酒企业、酒业协会抑或监管部门,在事发后都告诉消费者:塑化剂在白酒中是普遍存在的,不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每天喝一斤也没事。何况现在没有针对白酒内塑化剂含量的强制安全标准,因此也不能判断酒鬼酒里的塑化剂到底是多是少,从而指责其违反了什么规定。
这些话看似说得很明白,没有了标准,企业、协会、监管部门都不用担责任,如果没有其他进展,一件食品安全事件就这么过去了。然而唯独消费者却还是很糊涂:没有标准就算了?没有危害岂能随便说说?当这样的“闹剧”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后,企业和协会的信誉、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已被严重透支,消费者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一方。
在笔者看来,像酒鬼酒这样“先黑后白”的糊涂事近几年可谓层出不穷。比如今年8月,诸多方便面的外层纸杯、纸碗被曝荧光剂超标,但面制品学会权威却反驳称纸杯、纸碗只有内层的荧光剂标准,外层没有,因此不能判定外层荧光剂是否超标。该协会还断言外层荧光剂并未直接接触食品,不存在安全隐患。此后,事件便不了了之,却留下了一大批更加“迷茫”的消费者,方便面外层的荧光剂是否有害至今仍是个谜。
不难发现,借助标准的缺失为自己开脱,已经成为卷入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协会的常用手段。一旦事发,企业、行业协会不是急着自我检讨,迅速查清问题的根源,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是抢着寻找标准的漏洞,一旦发现曝光的问题没有标准可依,不能判断对错,就等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在酒鬼酒事件中,企业和协会将这种手段发挥到极致。即使卫生部在去年6月就已发函,为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物质的最大残留量规定了限值,媒体和质监部门也据此,判断出酒鬼酒中相关塑化剂物质超出限值2.6倍和2.47倍,但酒鬼酒和酒业协会却坚称这个函不是法律、法规,并没有约束力。那试问,卫生部难道发的是一纸空文?既然设定限量值,那么超过限量值就可能威胁健康。显然,酒鬼酒光顾着自证清白,对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重新审视诸多食品安全事件,标准的缺失不应沦为企业的“遮羞布”,成为其逃避责任的工具。对一些生产企业而言,他们就是愿意看到业内长期处于没有标准的混乱状态,即使没有标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也对此不闻不问。这也就是为何中国酒业协会早在去年6月就获悉白酒产品中普遍含有塑化剂,却不对社会开诚布公的原因。
诚然,标准的缺失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引发社会的关注,触发从业者的警醒,尽快弥补由于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遗留下的安全风险漏洞,从而对有关食品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研究,作出测试和评估,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让无良企业无“布”可遮,让寻求真相的消费者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