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等7.6万个机构微博获组织机构代码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
认证平台有效支撑机构微博实名制
截至12月23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和讯网等17家国内主要微博网站,都已接入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代码中心)负责建设的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平台(以下简称认证平台),对机构微博进行真实身份认证。
据悉,认证平台在近一年运行时间里,未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和用户投诉事件,共计为互联网机构用户提供比对13.8万余次,其中约有38%的微博网站请求认证未获通过,其中不乏冒用其他组织机构信息进行注册的情况。通过该认证平台比对,成功获得认证的机构账号约7.6万个。以上情况均通过认证平台给予用户提示。认证平台有效助推了机构微博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工作。
网络身份需要真实
对微博进行真实身份认证,即通常所说的实名制。由于微博发布传播速度快,迅速成为网络媒体的新宠儿。目前,国内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多达50多家,微博注册用户超过3亿。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交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社交与传媒形式。
微博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社会动员能力强,既可以反映社情民意,也可能迅速传播非理性声音。因此,各国都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特别对互联网环境真实身份认证的需求,随着微博等网络媒体受众的增加越来越强烈。从2011年起,全球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推行网络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表示,如果不同意使用实名,就不要使用谷歌微博。
真实身份需要认证
2011年12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全国启动了微博客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试点工作,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5个试点城市提供微博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使用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和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中心的公民身份证信息,对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注册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并按此方式逐步完成已注册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工作。组织机构代码在互联网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中起到了法人单位“身份证号”的作用,这也正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自1989年正式部署以来一直坚持的定位。
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国家代码中心具体管理的组织机构代码,是向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依法注册、登记的每一个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合法组织颁发的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志。因此,利用组织机构代码推进机构互联网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成为一种快捷方便的选择,更是实现国家社会管理顶层设计的一个步骤。
认证需要身份唯一
国家代码中心虽然拥有真实身份认证所需的信息资源,但要切实完成机构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比对,还要有效利用资源的手段。认证平台就是该中心磨砺的一把利器。
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协调指导,以及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国家标准委的直接领导下,国家代码中心调动一切资源,连续加班加点,在两个月内建成了互联网真实身份认证平台,并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在运行中,认证平台体现出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特点。
高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认证平台可承受较高的并发,满足每日大数据量的比对需求,从而为机构互联网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的快速进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冒名注册用户,认证平台可有效拦截,从而起到净化互联网环境、维护社会诚信的作用;便捷体现认证平台采用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全称、法人名称、法人身份证号码4项简明有效的基本比对信息项,用户提交一次即可完成比对,比对响应时间控制在3秒以内,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并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包括休息日在内的全天候咨询服务,可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稳定体现在硬件投入上,认证平台的系统服务器、网络设备均配有单独的冷、热备系统,运营商网络上采取双线路切换,可保障紧急情况下服务不中断,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整个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安全则体现在国家代码中心始终坚守用户隐私信息与代码信息安全的底线,避免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风险,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在应急响应机制中,设计完备的系统与数据备份机制,做到对紧急安全事件能够及时响应。
为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认证平台的基础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20余年的结晶,即海量且动态变化的组织机构代数据库。
组织机构代码业务是质检系统全国规模最大的服务窗口之一,在全国有46个省级分中心,2600余个地、市、县级办证机构,1.2万多人的专业队伍。通过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每日采集并动态汇总全国单位信息变化情况。经过20余年的辛勤工作,建成了现在数据总量约3000余万海量动态变化的数据库。数据覆盖面全,包括在工商、编办、民政注册的各类组织机构;数据应用广泛而深入,目前已经在银行、税务、外汇管理、海关、公安车管、外贸、社会保障、人事管理、统计、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30多个领域应用,并在多次突性发事件如太湖蓝藻清理工程、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应急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在微博机构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中的应用,再次充分体现了组织机构代码业务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国家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