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说,许多大型国际品牌存在供应链环境污染问题。报告指出,一些企业对这一问题表现消极甚至拒绝回应。
昨天,经济之声记者得到独家消息,被指表现消极的公司之一——日本佳能公司已派出总部环境部门的相关人士紧急飞到北京,与发布报告的环保组织进行面谈。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佳能公司表示对事情高度重视,并承认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
马军:在(报告)发布之后,我们很快收到了来自于佳能公司的回应。在回应中佳能提到,他们对事情高度重视,于是紧急把日本总部的环境负责人从东京飞到了北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间,他们提到了管理,也有绿色的承诺。我们也向他指出了管理中间存在的漏洞。佳能称,由于其供应商的数量众多,所以管理起来并不容易,他们将进一步研讨问题。
经济之声值班编辑李硕昨晚也联系了佳能公司方面,相比环保组织,佳能只给予了比较谨慎的回复。佳能公司公关部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协商,针对这一事件的正式回应将会在今天做出。马军表示,除了佳能,戴尔公司也在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进行积极沟通,并表示会为此做出更多努力。
马军:这两天我们和戴尔公司进行了很好的会商,戴尔公司也表示他们愿意继续推动。我们也确实看到他们一些新的努力。
尽管有些公司已经转变态度,但像HTC、LG等公司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任何回应,马军表示,他们将继续仔细调研,找到这些公司具体问题,并告知消费者,以促进这些企业改进。
马军带领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是一支民间环保组织。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些IT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被曝光,从而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环境污染的监管由民间组织来做,相关部门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财经评论员叶檀:(环境污染)不是政府没办法监管,而是政府监管滞后,监管力度也不太大。相对于别的污染而言,重金属污染被放置在比较后的位置,因为它的负面作用不会马上显现。所以在这种时候,民间组织来促进政府做这个事情。如果跟政府的环保部门进行合作,资源共享的话,也可以多一层监管手段,也是利用公共资源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