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久负盛名的无烟旅游城市,如果终日要与出产“黑色GDP”的高污染电解铝厂相伴,结局会怎样?
如今,关于这座云南城市将上马电解铝项目的传闻撩拨着公众的神经。在本已被地下水污染之忧点燃环保焦虑的舆论中心,丽江和高污染这样的交集显得更加刺眼。
持续关注此事的当地网友张意让昨天对记者称,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000807.SZ,下称“云铝股份”)将在丽江市古城区上马电解铝与铝型材项目,预计2013年年底投产,2014年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
张意让此前公开表示,这一项目即将上马得到企业方面的证实,对方不承认有很大的污染。云铝股份相关人士对张意让的说法予以否认,称报批的是一个型材项目,并非电解铝项目。公开资料显示,云铝股份在丽江投资建设了一个交通用铝型材项目。
丽江古城区宣传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已经注意到网络上的一些说法,正在找关于这个项目的文件、环评等资料。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使氧化铝分解制成金属铝,在电解时会挥发出多种有害物。这一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已经纳入淘汰产能的行列,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叫停新增项目。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当下的铝行业,有企业为了顺利通过项目审批往往在报备其他产业链项目的幌子下行电解铝投产之实。
悬疑
本周以来,云铝股份是否在丽江上马电解铝产能的疑问持续发酵。前四个交易日,该公司的股价累计下跌6.29%。
张意让告诉本报记者,他认识一名云铝股份的员工。近日,自己得知该公司可能在丽江上马电解铝,于是公开发微博求辟谣。此后,他和企业等方面有了直接接触。张意让2月19日发布的微博称,对方证实丽江确实即将上马电解铝与铝型材项目。
对于电解铝项目的说法,企业和地方部门人士均予以否认。
上述丽江古城区宣传部人士称,这个项目定在丽江古城区,离市区约20公里,批的是交通铝型材加工,没有电解铝项目。
“这个项目丽江这边只能出个批复,要省里才能审批。”他说。
这个项目的筹划源自2011年。当年9月,云铝股份公告称,拟与大股东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两亿元,设立云南云铝沥鑫铝业有限公司(下称“云铝沥鑫”),在丽江市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交通用铝型材项目。云铝股份年报显示,云铝沥鑫主营业务为重熔用铝锭及铝加工制品、碳素及碳素制品、氧化铝、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加工及销售。2011年10月在丽江市工商局登记注册(云铝股份出资60%)。
根据云铝股份2012年三季报,该项目场地平整工作全面完成。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于2014年内全部建成投产,生产期年平均上缴税金2.2亿余元。
单从预期数字上来说,这家公司将成为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丽江市税收收入完成17.8亿元。
上述公告称,项目经云南省发改委投资项目备案。
云铝股份证券部人士昨天回应,公司并没有新建所谓电解铝项目,成立云铝沥鑫是搞一个铝加工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审批完了,“加工项目没什么污染,所以对丽江旅游没什么影响。”
上述丽江古城区宣传部人士称,目前已经注意到网络上一些说法,“我们领导特别重视这个事情,这几天,我们也一直在找关于这个项目的文件、环评等资料,前几天去市里没找到,(他们)找到会给我们打电话。”
“市里面领导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是搜集资料,弄清楚到底什么事。”该人士说。
忧虑
业内人士分析,在铝业生产链上,电解铝位于提供原料的上游,铝型材则是下游。通常是先建电解铝厂,生产铝锭既可以销售也可以形成下游加工的原料。
张意让说,电解铝项目被隐瞒了,只提交通用铝型材,实际上两个项目是一起的。
有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丽江一直是以发展生态农牧品为主的旅游城市,并不具备重工业生产的条件,“如果发展电解铝了,以后很多产业恐怕要受影响。”
“电解铝罗生门”并非无迹可寻。2011年3月,云南当地媒体在一篇名为《水电发力“实力丽江”向我们走来》的报道中披露——据一份由丽江市发改委提供的“电能大用户发展情况表”了解,未来十年,古城区最大电能用户为云铝集团60万吨电解铝项目等。
“之前,网络上有很多人都在讨论丽江打算发展电解铝的事情,但后来帖子都被删掉了。为什么官方不能面对公众就此事进行澄清呢?”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地方政府应当对决策可能产生环境影响进行回应,而不应当回避,这样才会提高政府的公信度,也才能消除大家的疑虑。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也有助于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
值得关注的是,这座旅游名城并非没有电解铝项目。丽江政务网刊登于2010年12月的一篇文章称,当地华坪县将重点抓好一系列项目,包括中铝集团投资100亿元年产100万吨电解铝项目。
潜规则
除了有可能对周围土壤、农作物和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电解铝行业本身还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行业。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耗费14000至15000千瓦时的电。
2011年4月,九部门紧急通知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通知明确,各地要立即叫停拟建电解铝项目。青海省经委近日明确,今后青海省将一律不再审批包括电解铝在内的高载能新建项目。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末国内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2%。同时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靠拼产量来摊低成本,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大力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已经纳入工信部2013年行业重点工作。
本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产能过剩之所以顽疾难治,或许就出在审批环节。“现在报批的基本上不会是电解铝的项目,而是用下游做幌子,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业内非常普遍。”新湖期货分析师许红萍称。
这种说法得到了一家电解铝企业的证实,该企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国家提倡的一些项目,才可能会比较快地审批,不提倡的就没法批。
他称,很多项目是起先以电解铝的名义报批不了,后面再次上报就用些其他的名义。上述九部门紧急通知就披露,一些企业采用“先建再报批”等方式抢建项目。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某地一家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如此,以新材料项目名义报批,实际是电解铝项目。
“我的有色网”分析师李旬对本报记者表示,企业即便发展下游产业链,很多也会把电解铝项目上起来,“这样可以直接卖铝锭获益,配套的下游产品做得要慢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