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等媒体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呼吁,中国的环境标准应该严于任何国家。环境改善的成本,企业和税收应该承担也能够承担大部分,但老百姓也该为环境改善部分买单。他表示,越是严格的环境标准,国有企业越高兴。比如提高汽油品质标准,大量民营加油站可能要倒掉,中石油、中石化能不高兴吗?
追因
PM2.5产生没那么简单
昨日出席“我心中的美丽中国”座谈会时,丁仲礼说,3年前他就在中科院推动关于PM2.5的专项研究,如今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单位的几百名研究人员在做“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包括“灰霾追因模拟”、“大气灰霾溯源”和“大气灰霾数值模拟与协同控制方案”等内容。
据丁仲礼介绍,PM2.5的排放问题很复杂,它不是直接排放出来的,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其成因都不一样。所以要研究排放的什么东西会“长”成PM2.5,什么样的排放最容易转化成PM2.5。搞清楚这个问题后,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针对不少人笼统地将PM2.5归罪于汽车尾气排放,丁仲礼说,不同的汽车,PM2.5排量不一样。研究团队做了很多模拟研究,发现微型车不一定就比豪华车低,柴油车的排放量又高于汽油车。
“有一辆车,我不说什么牌子,排放了13个小时,基本没有排放出什么东西;另外一辆车,放进去半个小时排放量就很多了。” 丁仲礼表示,相关研究结果将陆续公布。他强调:“我们拿了纳税人的钱做研究,当然要让公众知情,我们是独立做科研的,和任何利益集团没有关系。”
治污
老百姓要为环境改善买单
“中国的环境标准需要严于任何国家,” 丁仲礼说,他要呼吁这个理念,因为西方国家的污染是分阶段出现的,先把煤炭污染治理了,再治理汽车尾气污染,而中国是复合污染,技术上执行的标准应该严于任何发达国家。
同时,他也呼吁老百姓为环境改善买单。环境改善过程中增加的成本,我国已经能承受了,首先要求企业消化其中的大部分成本,税收也可以承担一部分,民众也要承担一部分:比如民众使用了更高标准的汽油,更清洁的电。
丁仲礼认为,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改善。“国电的几个老总谈PM2.5时比我还激进。我接触过的国企老总,在改善环境这个问题上,跟你我是一样的愿望。”至于中石油、中石化,丁仲礼说,他们生产的油品质量远远高于民营企业,而有大约一半的油还是民营企业在生产,如果统一提高油品质量标准,意味着大量民营油企将倒掉,中石油、中石化能不愿意吗?
展望
呼吸新鲜空气不用等20年
伦敦花了大约20年解决PM2.5问题,不少人认为中国民众也要等20年左右才能正常呼吸新鲜空气。对此,丁仲礼持乐观态度,“因为当今的技术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只要领导和全民有这个决心,中国应该加快步伐”。
“环境问题,不能光骂GDP主义,一句话就痛快了,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投资增设PM2.5环境监测站,带来环保产业的春天。丁仲礼认为,没有监测站是不行的,否则不能真正了解污染的情况;但光有监测站也没用。他顿了一下笑着说,环保产业可以增加GDP,而不是减少GDP。减少排放不会把GDP“打”下来,环境保护和GDP不是对立的。“一定要落实到源头控制,环境治理那是源头控制失败以后的事情。”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观点交锋
■正方观点
发展太阳能发电
才能根本消除雾霾
雾霾和大气污染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才能从源头上有效缓解并根本消除雾霾。
刘汉元称,长期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粉尘,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排放量最大的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的近70%以上,全球将近一半的煤炭在中国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而且由于中东部城市的能耗占比大,在这种能源结构和集中过度排放的情况下,严重雾霾天气还将持续发生。只有彻底改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这一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可永续的人类理想新能源,才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污染和碳排放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 柯娟
■反方观点
与清洁能源相比
煤炭清洁利用更实际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雾霾让更多人思考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国际上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2012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1.4%,同比增长28.5%。
毕竟远水不解近渴。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2012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8.6%左右。与其他途径相比,寻求煤炭自身的洁净发电技术更具现实意义。
同时,要多管齐下,加快建设低损耗、利于清洁能源接入的输电工程以及智能电网,实现电网综合线损率不断下降,继续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倡合理能源消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