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该报记者提问的全文。谈到怎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尹蔚民表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重点的变化,及时充实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的问题,尹蔚民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表现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职业培训基础比较薄弱,劳动者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争议调解仲裁力量薄弱,劳动关系领域的突出矛盾尚需得到有效化解。
针对怎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尹蔚民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就业的方针,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基础上,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并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就是要坚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强化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尹蔚民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重点的变化,及时充实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尹蔚民还指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就是要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畅通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职业通道;积极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培训和见习,全面提高就业能力;以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深入推动高等教育 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 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做好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完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形成援助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就是要对退役军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退役军人尽快实现就业。
尹蔚民强调,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更加注重提升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特别要注重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大力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努力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更多劳动者到基层、到生产和服务一线建功立业。
关于如何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使人力资源配置在供求双方相互选择中实现的问题,尹蔚民表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进一步破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信息化为手段,大力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全国联网的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加大政府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建设。
尹蔚民还强调,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通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培训补贴等政策,对参保企业稳定岗位及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对享受失业保险期满前提前就业的失业人员,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
尹蔚民最后强调,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就是要完善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的作用,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就是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专项整治,及时有效查处违法案件。加强争议调解仲裁,就是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健全集体争议调处机制,加强基层社区和企业的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规范组织程序和工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