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克垃圾转化成大约0.3度电可点亮11瓦节能灯30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市所有垃圾将被送到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区别于一厂的填埋,二厂光大能源基地采取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电力能源。
走进光大能源基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厂房和一个高高的烟筒。据基地技术员魏东介绍,每天都会有3000余吨垃圾从市区运过来进行处理,一年下来,在这里处理的垃圾总量可以达到66万多吨。上到基地五楼,是垃圾仓的操作间。记者从垃圾仓的玻璃窗望下去,约6万立方米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魏东指着仓里的垃圾告诉记者:“这就是大家每天消耗废弃的全部东西。”在操作区,两名技术员在熟练地操作着两只垃圾吊,“这两只东西就负责将垃圾抓碎,然后送进料斗,再转运进焚烧炉。”
在发电区,两台发电机正在紧张工作。魏东介绍说:“这两台发电机每天大概能发70多万度电,除去基地自身用电之外,有60万度左右都送到电网,供居民和工业用电。”
记者粗略换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袋垃圾1千克重的话,那居民扔掉的每一袋垃圾在光大能源基地都被转化成了大约0.3度电,可以让一只11瓦的节能灯连续点亮30个小时。
焚烧残渣进行填埋未来或可造砖
虽然垃圾处理后转化为可用的能源,但很多人会产生疑问:“焚烧后的残余物去了哪儿?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据光大能源的负责人介绍,燃烧后的残余,一部分是灰渣,另一部分是烟气,不论是灰渣还是烟气都将经过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据了解,垃圾进入焚烧程序后,会产生炉渣和烟气两种物质,炉渣会被统一集中运到填埋场进行填埋,“而烟气则会进入二燃室,在余热锅炉里转化成可利用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最后经过烟气净化处理顺着烟囱排出。”那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呢?技术员魏东解释说:“炉内的温度高达1000度,比如二噁英之类的有害物质在900度左右就会被分解掉,所以排出的气体已经过滤掉有害物了。这个过程中还会利用一些化学溶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含量。”
记者了解到,现在基地已经计划把焚烧产生的炉渣进行充分利用,制造成砖。“夏天焚烧所产生的炉渣能占到垃圾总量的25%,冬天这个数字能达到35%到40%,这一个比例还是很大的,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魏东介绍说,目前,基地正在引进相关技术设备,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生产。
十四年堆积近40米高垃圾山成了“济阳第一山”
在去往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的路上,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小土山拔地而起。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谁都不会想到,那竟是承载了济南市十余年垃圾的垃圾山!处理中心副主任曾庆良告诉记者,这就是处理中心一厂填埋场。
“这个填埋场占地552亩,于1998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到2012年5月份正式封场,整个济南市14年来的垃圾一点不落全部埋在这座垃圾山下面。”曾庆良还开玩笑说,在2012年之前谁要是误把家里的宝贝当垃圾扔了,只要他还想要,绝对能在这座垃圾山上找到。
“在处理中心二厂建成之前,所有济南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都填埋在这里。现在这座垃圾山下面累计填埋了生活垃圾630万吨左右,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在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封场工程。”曾庆良介绍说,按照国家标准,80厘米厚度的垃圾要覆盖30厘米厚度的土,而在最上面一层,覆盖了将近1米厚度的土。
“层层叠加这座垃圾山的最高点差不多达到了40米的高度。”在山上,记者还采访了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他已经在这个填埋场工作了将近6年,这位工作人员说:“济阳这边都是平原,没有什么山,现在我们工作人员常开玩笑,这座40米的垃圾山已经是济阳第一高度,成了名符其实的‘济阳第一山’。”
铺草种树建亭子垃圾山华丽变身景观公园
封场之后的“济阳第一山”将作何用?曾庆良告诉记者,现在这座垃圾山正在进行绿化工作,未来将被改造成山体公园,“前几年这座垃圾山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一些困扰,现在开始我们准备‘弥补’他们,带给他们一座环境优美的景观公园。”
走近垃圾山,记者闻到了一股扑鼻的刺激性气味,难道已经被覆盖了的垃圾还会发出臭味吗?“不是,那不是垃圾的味道,是草炭土!”一位正在松土施肥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记者了解到,这种草炭土只有东北有,是专门从东北运过来的。“因为覆盖垃圾的这些土没什么养分,所以以后如果要种树、种草、种花,必须得用特别好的肥料增加土地养分。”
在垃圾山脚下,记者看到一百多棵小树苗已经整整齐齐的“站”成了两排。据记者了解,这些树是枸树,耐干燥、耐贫瘠土壤,还有保持水土的功能。种植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枸树,他们还准备种一些枸杞树、沙棘树等。
曾庆良告诉记者,除了山体绿化之外还要塑形造景,“在山顶的四个角上,我们准备建三座亭子和一个大型遮阳棚,居民到了山顶可以坐一下,喝口茶,乘凉休息。”曾庆良说:“3到5年,这里就会成为一个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的特色景观带,到时会对居民开放,绝对是居民踏青纳凉、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