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度出国,我深感环保理念已经渗入一些国家国民的“骨髓”,环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并贯穿于与生命相随的实践中。
到韩国旅游,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地人的“低碳出游”。在雪岳山看满山红彤彤的“枫景”,平坦公路上不见一辆汽车的影子,却见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容步行。景区深处,无论山谷多么险峻,也绝无空中缆车的踪影。这并非景区管理严格或旅游设施不全,而是为减少环境污染有意为之。为此,韩国的旅游部门还特别提出了“低碳出行”、“环保景区”的规定。所谓“环保景区”,就是在该景区旅游的游客,一律禁止驾车入内;游玩过程中,要自带垃圾方便袋,而且不许在景区内“野炊”。
去年夏天,到德国阿尔卑斯林区旅游,我看到靠近公路的景点处有几家出售纪念品的摊点。走近后方知那是林区内的几家住户,在出售木制烟斗、木制玩偶、树皮等工艺品,这些东西全是手工制作。寻常的木片、树皮,居然可以变成一件件精巧的物件,足见制作人的心灵手巧,匠心独运。待我们选好几件付款后,一直为我们周到服务的德国大婶却不做任何包装,把纪念品直接交给了我们。大婶说,政府明文规定,景区内出售的所有纪念品都不许带包装。如果游客需要包装袋,须付与纪念品等值的“包装垃圾处理费”。这项闻所未闻的规定,确实让我们吃了一惊,同时也对德国人的环保理念心生钦佩。
我去过芬兰多次。近年来那里出现了一股“步行旅游”的热潮。在很多旅游区,随处可见拄着手杖、背着行囊行走的人。人们把这种“步行旅游”称为“北欧式行走”。“步行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并逐渐向生活领域拓展,“步行旅游”的区域也由景区逐渐向城市渗透。在一些较为僻静的景区,甚至出现了“以滑代步”的旅游方式,即穿着轮滑鞋、踏着滑板旅游的现象。这种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既在旅途中开阔了视野,欣赏了水光山色,愉悦了精神,同时又锻炼了身体,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旅行”。 |